如果想用一个字,或者说一个词来贯穿子路的一生,最好不过的就是:勇这个字。当然,子路的勇并不是一直不变的,而是从最开始的出入口门到最后的死,他的永其实是有一个质的飞跃的,每一次的经历都让他自己的特征变得不一样了,我们可以把他的勇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入孔门之前的勇,初入孔门的勇,后来的勇以及死。
首先是入孔门之前的勇。最开始,子路见到孔子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
这大概是什么意思呢?
大概就是说子路性格粗野,喜欢勇力,头上插着雄鸡毛,身上佩戴着野猪牙,在某个地方见了孔子。这里所说的暴并不是暴打的意思,子路本身也没有那个胆儿,这里的意思就是说,子路对孔子作出了不尊敬的行为。可见,子路最开始是非常勇的一个人,根本就不讲究什么礼法规矩(不很讲究)
而且,子路最开始的勇也不仅如此,还有古文记载: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也哉……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栝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大约是说,子路见到了孔子,孔子认为,学习非常有用,可是子路并不这样想,子路认为,南山有一种竹子,不用打磨和雕琢就可以非常好用,而子路本人就是那种竹子,所以他不需要学习。可是孔子却认为,如果把这些竹子制成利箭,就可以让这些竹子的功效变得更深。子路特别折服,于是拜孔子为师。
在这里可以看出,子路其实是一介勇夫,不懂得什么礼法,并且也是一个乡野村夫,不懂得教育的重要性。
不过子路也是会转变的,因为他见到孔子这种高人,愿意听从孔子的意见,这证明他是有进步的空间的。
那么等到子路初入孔门以后,他对勇又有什么其他的见解吗?
再进入孔门之后,论语中又记载了这样的几段对话:
子路问政,孔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论语•子路》
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 《论语•阳货》
第一段是子路问应该如何治理国家,第二段更为重要一些,大概是说子路问孔子说君子应该崇尚勇吗?孔子说,义比勇更重要,金子如果好勇而不好义的话,就会乱,小人如果好勇而不好义的话,就会变成盗贼。
在这里看出子路虽然仍然崇尚勇,可是与它最开始崇尚的永不一样了,经过了老师的指点,他慢慢在他的勇字前面加上了一个义字,这也是他自我修行的一个过程。
到了后来子路的勇又有一些不同了,而且子路又多了一种新的性质,也就是知行合一。在论语中记载: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大意是说,当子路听闻了一些道理,如果他还不能把这些道理理解透彻,他就不会去再理解一个道理。实际上,其更深层次的理由也就是,在子路不能把她听闻的第一个道理实行出来的时候,他就不会去听闻第二个道理。
这实际上也就是知行合一,只有我知了,我才会去行,只有我把这件事情行出来以后,我才会去知道下一件事情。
到子路的死之前,他的对于勇的理解基本就是这样的了,那么,子路对于从政的态度是否会受到他本身性格:勇的影响?
实际上,我认为是受到了。
在论语中记载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曰的那一段是孔子批评子路的地方,最开始的那一段,也就是以子路曰为开始的那一段,实际上就是子路自己的政治理想,比方说他问孔子,如果孔子去了卫国,孔子最先做的是什么?孔子说要正名,子路却说正名有什么用呢?老师真是迂腐啊!
实际上,孔子所说的要正的是人伦关系,以及道德法制和文化制度。可是子路却认为这些东西是没有用的,在其他则中也可以看出,子路实际上是一个崇尚效率的人,这和他自己鲁莽的性格很有关系。可是这就导致子路的从政心理有点偏向法家,这也是他在后续的时间里需要改正的地方。
最后要说的就是关于子路的死,子路的死可以说是非常悲壮的,在古文中,有这样的记载:
卫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从此不食肉糜。
第一段的大意是说,卫出公12年的时候,他的父亲蒯聩在外面居住,本来王位应该是他的父亲蒯聩的,可是却因为内乱而让蒯聩的儿子先当了王,所以蒯聩非常不服气,找到了孔悝,蒯聩和这位大臣一起造反,赶跑了原来的皇帝,自己登基为帝。子路是这位大臣的家陈,当他听说这件事以后,非常气愤,可是子路刚刚好,不在外国,于是她跑到了外国,发现了刚刚出城的子羔,子羔劝子路不要进城了,因为大势已去。可是子路却认为自己既然是臣子,就应该忠心于国家,于是他跑去见蒯聩,会想让让蒯聩杀掉孔悝,蒯聩不听子路的话,派人与子路搏斗,最后子路帽子上的冠缨被削掉了,子路说:君子可以死,但是冠帽必须整齐,于是他扶正了冠缨,最终被砍成了肉泥。
第二段的大约意思是说,孔子在听说卫国有乱之后,说道啊,子路死了!结果果不其然,于是孔子从此不再吃肉糜。
实际上,这一则中所体现的子路的勇就不再是他最开始的勇了,他最开始的勇是鲁莽,后来却变成了为大道献上了生命,这两者之间是有非常大的差别的,虽然子路并没有完全理解孔子的大盗,孔子也说他登堂入室,可是子路最后也被称为一位贤者,他自己也称他自己为君子,这些实际上都是非常配的,因为子路从最开始了一位山野村夫,变成了后来的一位儒宗者,实际上,也就是他蜕变的过程。在我们的心中,子路永远被定格成了一种美好的形象,他勇敢,忠诚,必将能感动很多人。
实际上,子路的一生可以用勤奋好学,登堂入室和结缨而死这三个词形容,勤奋好学体现于他知行合一,闻过则喜。登堂入室体现于,子路并不能像颜回一样深刻的理解孔子的大道,时常会因为不理解而反驳孔子。最后的结缨而死,就是他死的定格,永远给人们留下忠诚和勇敢(这里的勇敢,可就不仅仅是一种匹夫之勇,而是仁智勇之中的勇!)
https://www.octopath.cn/8b1fa294(文章大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