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饺子文化之哲思

饺子文化之哲思

作者: 质影与智识 | 来源:发表于2017-11-06 19:30 被阅读144次

            人的生活,说到生活的基本——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和社会的基本发展规律如出一辙,物质基础是精神追求的先决条件。而衣食住行最初的出现,也缘于人们最基本的需求。解决了吃饱穿暖,对这些基本需求的看法和观点也随之深化。林语堂曾写下生活的艺术,衣食住行也可冠以生活的名号,若是单独揪出吃,把吃与艺术结合,将饮食文化称为一种艺术,也算是情有可原了吧。

          若本人实为一个吃货,谈及吃就满心欢喜,难以自抑,那么我如此冒味将这吃的一件小事硬生生与哲学这高大上的概念相连,与我有这共同体验与感情之人,定可理解;不理解我对吃的这番热衷之人,想必,也可体谅一二。

          “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这是北方乡下的一句俗语。单单这一句俗语,人们对饺子的喜爱也可见一斑。吃饺子,是冬至春节时家家户户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之一,一家人群策群力包饺子也是代代流传的习惯之一。要吃顿饺子要动员全家老少,和面、擀皮、剁馅、包捏、煮,忙成一团,然而亦趣在其中。个中滋味,只有真真切切去参与者才能诉诸于笔端。经过一番手忙脚乱,面团与馅料的融合,精巧的揉捻,饺子雏形显现,怯生生地立于帘子上,等待着入水接受最后的考验。纵使未曾赶上‘’仓颉造字,有鬼夜哭‘’,我的漫无边际的想象力还是难以安分,情不自禁去查了查这如胆怯小姑娘版的小东西所跨越的历史岁月。

            北齐颜之推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偃月”形的馄饨,即是饺子。宋、元时期,称“饺子”为“角子”。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的市食即有“水晶角儿”、“煎角子”。明代出现了饺子的名称,并将它列为春节的节令食品。《万历野获编》中提到北京的名食即有“椿树饺儿”。清代,有将饺子称为“饽饽”的。《乡言解颐》“水饺”条说:“除夕包水饺,谓之煮饽饽。”明、清时期,饺子的品种已日益增多。清汪日桢《湖雅》中记有面饺、粉饺、烫面饺、酥皮饺。

            真金不怕火炼,至纯的感情也不怕历史的淘洗,每个时期变换的昵称,足已表明各朝各代各阶层人对饺子这食物的感情。从最初的形态描写到赋予它于美好的祝愿与期许,饺子,已不再是饺子,不再单单是饺子,人们从接纳到融入,饺子从具体的一种食物逐渐抽象化为一种隐含的饮食文化,以人们的美好的祝愿与期许为标志。

            从此,饺子与饮食息息相关,饺子更与饮食文化不可分离、融为一体。若谈饺子,不可不谈春节。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若说春节吃饺子是赋予饺子喜气,是人们在历史演进中添上的韵味,那饺子原本的来历倒是要从这一则谚语说起。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那为什么会冬至吃水饺?而且是家家户户呢?这就离不开我们耳熟能详的张仲景了。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一个实质物品的美好意向,都是蕴含着背后深沉的美好。对饺子的美好祝愿,背后是中国暗涌的饮食文化。甚至通俗的馅料搭配,也离不开中国背后的艺术哲学。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通过中西交流,我们的饮食文化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如于色、香、味、型外又讲究营养,就是一种时代进步。但是,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应该有一个坚固的支点,这样它才能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这个支点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特质,也就是中华饮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内涵。

          中国饮食文化可概括成精、美、情、礼。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在饺子这个食物的形成过程中,揉搓面团以及馅料原料的搭配,每一种饺子独特之处,正是中国人入骨的精细的绝佳体现。

          美的产生离不开精的孕育,因为精是孕育出美的前提和基础。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这种美,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晏氏春秋》中说:“和如羹焉。水火酰醢盐梅以烹鱼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讲的也是这个意思。美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美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精或美,无非是停留在中国饮食表面的特质,文化的深和切,若想有一个全面的印象,只谈这两点是绝对不足的。中国饮食文化,独具特色的正是它的社会心理功能。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

            传统文化中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我们谈“礼”,不要简单地将它看作一种礼仪,而应该将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礼”的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

            精、美、情、礼,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精与美侧重于饮食的形象和品质,而情与礼,则侧重于饮食的心态、习俗和社会功能。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唯其“精”,才能有完整的“美”;唯其“美”才能激发“情”;唯有“情”,才能有合科时代风尚的“礼”,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我们只有准确把握“精、美、情、礼”,才能深刻地理解中华饮食文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饺子文化之哲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jgl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