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漫步:
遇到所有的事物都用第一名称来简化,树木,塑料,花,车,木头,瓷器,电器,玻璃等等
看见自己的念头,不做过多的展开信念;
让自己面无表情地对待周围的事物,不跟别人互动打招呼,做到无动无衷;
看看自己对时间控制方面,有什么情绪的波动或者念头;
看看自己的念头,最有压力的场景是什么;
看到我对时间的执着,看见对自己不熟悉的陌生场景的惯性逃避,看见自己很多念头在脑海中转悠~但,这个晨间漫步让我将注意力锚定在一个简单的事物上,放走了不少念头,让我更加清明,更加自在,而不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周围的一切人和事,一直在自己的故事中打转,往复循环。
惊艳“我想要”的发声艰难,我酝酿说出口的一句话,感觉头脑空白,就是说不出口,哭着笑声说,“我还是说不出口”,后面老师让我跟着说出来,我还是分开两次,停顿了几秒终于把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了,瞬间感觉轻松多了,后面的两个要求也没有什么难度。
手册中说到,「如果你不能清晰地和人沟通,你可能过着没有爱和不被理解的生活,你从未意识到,如果只是说出你想要的,你的整个世界都会改变。记住,清晰沟通的第一步是和自己沟通。」
开口说不,对于想要的部分对小伙伴说,经验被拒绝的感受,虽然收到的是拒绝,但是内心里还是平静地接受了,心的接纳度变大了,不再是一说就原地爆炸,情绪高涨冲上头脑,无法理性思考的我了。还有的是不情愿地压制内心的起心动念,让自己变得有些麻木,不知所错,开始有点觉知自己的念头,原来我有这些念头,我看见他们在脑海里跑过,让我很累,午睡也无法休息,整个大脑非常亢奋的状态,可能是因为突破卡点,大脑正在适应这个兴奋的系统。
寻求认可,「微笑」背后是什么意思?掩盖的是什么?这其实是自动化的模式,容易误导别人,更是误导自己,忽略自己真正的需求。
也许是因为过去的奖惩方式造就现在的我,但我也因此得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可以从此刻开始改变自己的命运,当我注意到这个模式,就已经开始成长。通过一个场景,用旁观者的角度思考看待问题,列出自己的佐证,一点点松动瓦解过往的信念,重新来核对我的方式,承认我想要的部分,我的黑暗面,其实当我写下来然后敢于突破内心的卡点说出来,感觉说出来那一刻就被疗愈了,因为已经被看见了,因为发现没有想象中的困难,踏出这一步的确需要自己的勇气,也需要一个共同创造的足够安全的场域。当我发现自己被别人操控的开关,我也是重新生长的开始,不再依赖外界的认可,我有力量,我认可自己,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惧怕外界的评判。
下午,做完关于妈妈的功课,让我思绪万千的头脑终于安静下来了。
冥想:与妈妈的压力场景
1、一次一个信念作业单(妈妈不应该把家里打扫干净)
2、没有你的故事,你是谁?
写完故事,划掉其中的感受和情绪(我的总结是妈妈不想洗碗->还是在故事中)
再来看看事实是什么?(老师发现的事实是中午爸爸吃完饭没有洗碗,妈妈和我出去外面吃饭。)
给故事命名,一个头条新闻(无硝烟的战场)
给故事命名,一个电影命名(谁来洗碗?)哈哈哈~
事实与故事的区别:
事实是客观的描述
故事:因为,我觉得,而且~
对于转念作业单中的第二问进行基本转念(4个提问+3个反转),给我带来的是10分钟的基本转念过程,其实在松动信念的过程,让我非常容易看到这些念头,其实从内心深处的东西更容易冒出来,自然而然地从内在生出智慧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