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辞职和几〇后没有直接的因果对应关系,当年各大论坛是不是也曾经有过为什么80后喜欢辞职的文章?说90后应届毕业生喜欢辞职,基本都是刻板印象在作怪,大抵是因为现在的应届毕业生都是90后吧。不过90后也不用着急,过几年你们也可以发贴说为什么00后的应届生喜欢辞职。
相较于有过一些工作经验的人来说,应届生辞职的的倾向性相对更高一点,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对自身未来职业定位不够清晰。
很多应届毕业生对于自己想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并没有清晰的规划和定位,尤其是当大学里所学的专业是一个大而广的专业时,诸如很多管理类和经济类的专业,这样的专业就业面比较宽。这个时候有些应届生毕业生选择通过不断的实习,或者短期的工作来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所以会出现入职一段时间后,发现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干脆辞职换一个行业。
2、资讯发达,选择多。
随着信息技术及各种社交媒体的发展,应届毕业生获得资讯的途径越来越多,可供选择的范围也大很多。我当年大学毕业的时候,找工作的途径只有人才市场和校园招聘,尤其是西部地区的院校,同学们甚至没听说过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但是现在,获得招聘信息的媒介和途径爆炸式的发展,那么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可能已经到手的offer就没有那么珍贵了,毕竟刚又在朋友圈里刷到了另一个更有吸引力的招聘信息。
3、同学间的比较。
当知道同班的另一个同学拿到的offer月工资比自己高2000的时候,相信很多应届毕业生会在心里小小动一下,也就会有人选择辞职找一份工资更高的工作了。
那么现在回到问题,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毕竟我们提出问题的直接目的不是为了分析原因,而是为了得到解决方案。
1、面试阶段严格把关,充分沟通。
严格把关是指在面试筛选阶段,要多次确认毕业生对于自己是否有清晰的职业规划,至少将来想从事哪个方向的工作有基本的预期。我曾经面试过一个应届毕业生,其实习的工作内容跨度比较大,而目前申请的职位又和实习的岗位完全不同,对方给我的理由是,想多尝试一下,看看自己到底喜欢做什么。我最后没有让他通过,并且明确告诉他没有多少公司愿意给一个毕业生时间去让他试试看喜不喜欢。
如果应届毕业生自己没有想过职业规划的事,HR需要充分详细的说明其应聘职位的工作内容,将来的发展方向和可能遇到的困难,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因为不适应,或者工作不喜欢而造成的辞职;
2、做好应届生指引和培养。
制定针对应届生的指引或者培养制度,指定老员工作为指引人或者培养人,在入职前几个月解答应届生关于工作的各种疑问,帮助其明确将来的发展方向,或者至少搞清楚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可能性在哪里。总之就是通过多种手段减少应届毕业生心里的不确定性,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安全感,更有助于其在企业长期稳定的呆下来。
3、在允许的范围内,安排一些需要发挥自主性的工作。
我们需要逃开一个固定思维就是,应届生没有工作经验所以要一步一步告诉他怎么做,但其实这样很容易让其对工作产生厌倦。重复无聊的工作几乎不会产生成就感和自我认同,而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成就感和自我认同又是极其需要的。他们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也没有意识到其实工作中会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复的boring的工作。所以当没有这种外界刺激的时候,挫败感也就随之而至了,进而觉得这份工作无聊,不能学到东西,然后选择辞职。所以在允许的范围内,安排一些需要发挥自主性的工作,增强其对工作的参与感,激发工作兴趣,也是保留应届毕业生的有效方法之一。
4、最后,辞职是正常现象,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努力,应届毕业生还是决定辞职。那么企业也不必费心挽留,按照流程办完所有手续,祝福其有更好的发展。彼此留个好印象,将来可能还有合作的机会也未可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