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跟妹妹穿的鞋都是妈妈做的布鞋。
过年在家,闲得无聊,收拾搞卫生。在柜子里看到两双妈妈以前给老公做的新布鞋。鞋面是黑色松紧口,鞋底是白叶底,没有穿过的鞋底都有点发黄了。我拿给老公说带去上海穿,老公说剪头发布底太容易沾头发了,留着以后在家里穿。
很多年没有穿过妈妈做的布鞋了。但是小时候每年妈妈给我们做布鞋的情景一直在记忆里留存着。做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一件特别繁琐的事情。
妈妈会在平时把一些不穿的旧衣服、补丁衣服、我们嫌小的棉质衣服拆下来,清洗干净晾晒干留着做鞋。等到寒冬腊月,田里农活不忙了,妈妈就开始准备做鞋了。把那些晾晒干的布片拿出来,开始糊骨子(乡下方言),用面粉放锅里打成面糊,倒在一个小盆子里,先用一块大的布片铺在一块木板上,上面刮一层面糊,然后一层布片一层面糊的糊到十几层,最上面用一块大的布片盖住。每一层都要糊得很平整才行,糊好了就放到太阳底下晾晒。
等到骨子晒干了,就开始裁剪做鞋底了。妈妈在一本旧书里夹了好多不同码数,各种各样纸剪的鞋底、鞋帮的样板。准备给谁做就拿谁穿的样板纸,按在骨子上先剪出一片,然后一片一片剪下来。
剪下来的一片片骨子是毛边,如果做毛底,就可以直接纳鞋底了,但是毛底不好看,我们都要漂亮的白叶边底。妈妈得用白色滚条把骨子一片片用缝纫机缝好,一般鞋底厚度得用六七片骨子拼成。纳鞋底是最难的,妈妈手上中指得套上一个针箍子,专门頂针,还得用一个鞋拔子串上一根长带挂在脖子里用于拔针。每个鞋底都得密密麻麻的纳满有规律的针线。很多个夜晚我们睡醒了,妈妈还坐在床上纳鞋底。
做鞋帮子也是一件不轻松的活。鞋底除了大小不同,做法都是一样。鞋帮子就不一样了,有船鞋、搭绊鞋、松紧口、系带子的鞋。做鞋帮子的时候,糊骨子时最上面一层要糊上好看的鞋面布,家里一般是不舍得花钱去买的,都是跟比较熟悉的裁缝店老板要回来。各种鞋样子妈妈的旧书里都有,按着纸样品剪好鞋的样子,滚上黑色或者红色的边,把后跟用针线连接好。
等到鞋底纳好了,鞋帮子做好了,就开始缝合鞋底鞋帮。妈妈每次都是先把鞋底跟鞋帮对齐,在鞋头、后跟两个地方分别用线缝合一下,这样缝两边的时候鞋底跟鞋帮就不会歪了,等两边都缝合好,一双漂亮的鞋也就做成了。
一双布鞋做起来真的是千针万线,都是妈妈白天黑夜辛苦做起来的。妈妈每年都要给家里每人至少做一双新鞋。我们平时也都很爱护我们的鞋。记得六年级时,有一次放学时下起了大雪,地上都湿了,我舍不得妈妈给我新做的棉鞋弄湿,脱了鞋子袜子拎在手上,背着书包,赤脚从学校走了半个多小时回到家里。
现在经常买各种各样的新鞋子。但是再好看的鞋也没有小时候穿上新布鞋时那么兴奋喜悦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