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1年秋,刘邦平定天下不久,有一次在宫中和群臣们喝酒。刘邦的这伙好基友,当年多数和刘邦一样,属于乡巴佬级别的,如今当官了,也不改本色,在刘邦同学的宫殿里耍酒疯,有的喝醉了还拔剑砍刘邦家的柱子,虽然刘邦是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也对儒生那套二逼呵呵的礼仪很反感,但刘邦越来越觉得这帮孙子日后会拆了他家院子...
自春秋末,寒士以谋士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以来,到了汉初,天下经历了被始皇统一,被二世蹂躏,被汉、楚争霸这么来回折腾,七国贵族之后基本被寒士、秦朝故吏等乡巴佬们取代了,法家那套规章制度也失传了。自此,中国历史上迎来第一波乡巴佬掌管中央政府的历史,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世界。
叔孙通一次对刘邦说,“儒生那套啊,虽不能打天下,但是用来管理天下,还是可以滴。要不我帮你去鲁国搞几个纯种的儒生过来,让他们教你的好基友们什么是饭桌上的礼仪。”
刘邦作为一个大乡巴佬,向叔孙通咨询了下有关情况,听起来感觉还行,就说,“试试呗,记得搞的简单点哇,我的那群小伙伴们都没啥文化哈!”
于是叔孙通跑到鲁国圈了三十个纯种儒生,其中有俩怎么也不愿去王宫里传道授业,那俩对叔孙通说,“你是个跳过十次槽的人,很懂厚黑学”,又说道,“现在天下刚刚安定,死、伤人的善后之事还未处理好,居然还想搞礼、乐?礼、乐之所有能搞的起来,是积了百年的德行后才产生的。我们不会帮你讨好长官的;你滚粗吧,你不要把我们的逼格拉低了!”
叔孙通笑道:“这俩逗比儒,真不知道变通!”。于是另找了俩,合计三十人给刘邦的小伙伴们讲饭桌礼仪。
到了冬天,叔孙通们把乡巴佬们教的融会贯通,刘邦再搞酒宴时,感觉和当初完全不是一个次元了,吐槽到,“哥今天终于知道当皇上的快感了”,后大赏叔孙通。
这事从现在人对儒和礼印象来看,没觉得有啥不对劲的地方,礼无非就是大家要懂尊卑,要守规矩嘛,但司马光的评论却是:叔孙通太扣了!只偷了礼中的糟粕,哗众取宠而已!搞的礼世俗化了,从此真正的礼搞没了,到今天都没有兴复!太坑我们这帮队友了!
读到这,我也困惑了,叔孙通搞的礼不是真正的礼,那么,真正的礼又是个啥?
资治通鉴中说,扬子对此事曾经讥讽道,如果叔孙通搞的那套是礼,那孔子忽悠诸侯们的礼是啥?孔子搞的礼,是给每个人自己用的,而不是仅仅制定一套规则,给别人用的。
唔,似乎礼的精髓在于克己而行礼。儒家所倡导的礼需要每个人都遵守才有效,这是个博弈的局面啊,如果各个阶级都能遵礼,那么天下就能好。
如果某个阶级不遵守,似乎能获取短期的利益(比如统治阶级不仁,又比如乡巴佬们闹事),但最终会把整个生态系统搞垮。
但是呢,人往往都是短视的,很难用长远的思维思考问题吧。并且,在每个人有限的生命里面进行一场博弈,如果单方面遵守规则很可以就会被淘汰,而往往是不遵守规则的人获胜。
或许这种短时就是造成事物周期性更迭的原因之一吧,儒家或许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强调要解决乱世循环,要靠礼啊。
不过,这样能行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