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是看脸的世界,要是得了「脚气」,估计也不会有人想靠近你。
关于脚气,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到底能不能治好」?
治脚气不难,难的是怎么防「踩坑」,所以治脚气之前,有必要先来好好了解下「脚气」。
「脚气」是足癣的俗称,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导致的常见皮肤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达15%[1],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如果患者的卫生习惯不好,例如:
一块毛巾擦全身;
抠完脚不洗手;
洗脚盆也当澡盆;
袜子内裤一起洗。
……

脚气就有可能蔓延到身体其他部位,变成体癣、手癣和股癣……所以,别把脚气不当回事儿,有脚气马上治!
其实想治好脚气不难,杀死真菌就能告别脚气。
市面上最常见治脚气的药物主要有「复方制剂」、「唑类」、「丙烯胺类」这三类。
在选择药物时,看清说明书,辨清成分很重要。
复方制剂:抑真菌、含激素、处方药
此类药物名称中会带有「复方」二字,一般含有抗真菌成分和激素。
比如「复方酮康唑」,含有「酮康唑」和「丙酸氯倍他索」。
「酮康唑」是一种具有抗真菌作用的抗生素,主要作用是抑制真菌生长;
「丙酸氯倍他索」是一种超强效激素,使用不当会引起很多副作用。

2017 年 9 月 8 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文将这类复方制剂转为处方药进行管理,意味着之后将不能在药店购买到此类药物。[2]
唑类:一般不能杀灭真菌,疗程至少需4 周
唑类药物种类繁多,也属于抗真菌药物,比如「克霉唑」和「酮康唑」等。
唑类药物主要作用是抑制真菌生长,一般不能杀灭真菌;
唑类药物能减轻脚气症状,但疗程至少要4 周。[3]
丙烯胺类:具有杀菌、抑菌的双重作用
丙烯胺类药物主要有「特比萘芬」、「布替萘芬」等,是比较新型的抗真菌药物。
其中以「特比萘芬」为代表:
可以破坏真菌结构、抑制真菌所需物质合成,发挥杀菌、抑菌的双重作用;[4]
疗程一般为2 周,容易坚持。
除了上述最常见的三类药物外,还有吡咯酮类的「环吡酮胺」也具有一定的杀灭和抑制真菌的作用,但治疗作用比特比萘芬弱一些。[5]

正确使用药物也很关键。
药物需涂抹到所有患病部位,使用时间要达到治疗疗程,不随便停药,也要小心药物被鞋、袜等蹭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比较严重、病程长且顽固以及合并了身体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可能需要同时口服抗真菌药物来配合治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