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与初中化学知识相比有了很大的差异。大部分省份都是从初中三年级开始学化学,虽然是初三一年的时间可以“亲密接触”,但是只是学了半年化学知识,剩下还有半年几乎都在复习,内容上计算不多,用的大多数是文科记忆的方法,记住了就会用了。但高中则完全转变为了理科,增加了许多理论知识,对逻辑要求能力、数学计算能力都要求较高,主要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多做题加强熟练度的训练,不理解是不可能学好的。
核电荷数
在高中化学中,一个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高速运动的电子所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不是分两层)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有多少个质子就带多少单位正电荷,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就叫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电子数,就是电子的数量。电子是一种基本粒子。在化学中,电子数一般是指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的数目。
排布规律: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2n2(n为电子层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向外,排满了L层才排M层。以上四条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
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区别:
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就叫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就是原子核外的电子数。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