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当你为谁梦醒,独登高楼

当你为谁梦醒,独登高楼

作者: 柳韫殷 | 来源:发表于2016-09-26 04:22 被阅读199次

在我凭栏处,亦有夜风吹满襟袖

(词出《寸缕》,狐不举)

曾有姑娘情结难解,我以此句答她,作解为:不相见而相思。

当你为谁梦醒独登高楼,

在我凭栏处亦有夜风吹满襟袖。

岂知这句里,“独”字不觉苦,“夜”字亦不觉苦,

偏生是一个“谁”字,承载了全部涩意。

这不是一段痴情,而是两段痴情啊!

断此章,取的是成全之义。

当时心境,借他人词句,全盘托出。

旁人亦可看作是,此中“你”之分量终究不够,而所谓凭栏,乃是钟情于此境界,自怜,自敬。

便是自敬。

独自莫凭栏,所见的无限江山如何?

凭栏处已潇潇雨歇,抬眼望的是何?

若把栏杆拍遍,登临之意竟无人会?

在古诗词里,“凭栏”带有男性色彩,系万里江山家国天下;“倚楼”有女性色彩,系十里红妆轻罗小扇。

“当你为谁梦醒独登高楼”句中,“登”字若改成“倚”,

当你为谁梦醒独倚高楼,

在我凭栏处亦有夜风吹满襟袖

这又是一个“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故事了。万里相思,生分在一个“谁”字上。

《寸缕》原歌词后面,又递进了一层情愫:

当你茶饭不思如鲠在喉

在我对镜时亦嫌憔悴衣带宽陋

两相自哀,两相自伤,果然成“倾余生成全个情深不寿”。

说到“衣带日已缓”,思绪自然落到《行行重行行》,上半年旁听前学院赵老师的传统文学修养课,讲此诗时,拆解了“游子不顾返”,是因“浮云蔽白日”,相思之中,隐有猜疑。

衣带日已缓,竟是为此。

相思是一重情苦,因惧情外多枝节,心生的是一重怨意。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念念至此,不觉晨光相现,恐无眠伤身,不如以金庸先生《书剑恩仇录》中,乾隆送陈家洛佩玉上之刻字作结,静心止梦,以佐安眠。

云: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强极则辱;”

后面一句广为人知了,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相关文章

  • 当你为谁梦醒,独登高楼

    在我凭栏处,亦有夜风吹满襟袖 (词出《寸缕》,狐不举) 一 曾有姑娘情结难解,我以此句答她,作解为:不相见而相思。...

  • 独上高楼为消愁

    想起过往事,伤感涌心头。 借酒消愁绪,谁知愁更愁。 不知当如何,独自登高楼。 躲在角落处,任由泪横流。

  • 念奴娇

    高楼远目,夜灯千万里,真是无趣。 梦醒独来愁望眼,憔悴不知谁语。 一缕清风,一轮明月,且把当欢许。 人生如梦,忽然...

  • 高楼赋

    辛卯腊月, 独上高楼。 天蒙蒙, 地沉沉, 树上孤鸟凄语! 为谁吟? 不堪睹! 昔日景, 今何在? 苦、苦、苦……...

  • 爱之奈何

    独上高楼,卷起窗帘,俯望街道,茫茫人海,是为谁? 倚窗沉思,秋来百花残。 独放黄花,人已憔悴,几多相思,化着几行清...

  • 点绛唇·望天

    蛙声蝉鸣,独倚高楼望苍天。银河迢迢。漫天星辰布。 凉风掠过,却是白茫茫。今何在。青山绿水。梦醒归何处。

  • 《梦中谁》

    梦醒风凉人易醉,梦中谁?如此醉。心如绞汁该是谁?难入睡。梦醒寻她千百度,独留寸寸肠断处。 最恨昨夜秋风入,人醒梦空...

  • 独上高楼

    相城风景美如画,等闲平地起大厦。 极目北眺是相山,雾色迷蒙望不穿。 幽人缓睁明媚眼,清风徐来不觉寒。 花开花落有时...

  • 独上高楼

    望盡天涯路,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在重慶呆了不足兩天,遇到了壞天氣,力氣不足,走路也有些困難。趕上了旅遊高峰,熙熙攘...

  • 独上高楼

    吃过晚饭,天已暗了下来,遥远的天幕镶嵌着一颗颗闪亮的小珍珠,给这即将神秘的夜增添几分乐趣。最近的这一拨忙碌过后,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你为谁梦醒,独登高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jxq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