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学习第242天,11.16过犹不及

《论语》学习第242天,11.16过犹不及

作者: 流水王丽霞 | 来源:发表于2021-01-23 10:03 被阅读0次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242天

原文阅读:

11.16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译文讲解:

子贡问孔子:“颛孙师和卜商,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颛孙师过头了,卜商不足。”子贡说:“那么是颛孙师强一些吗?”孔子说:“过头和不足都一样。”

启发思考:               

        师是颛孙师,复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春秋战国时期陈国人,比孔子小48岁。颛孙师为人勇武,清流不媚俗,主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重视自己的德行修养,且广交朋友。

        商是卜商,姒姓卜氏,名商,字子夏,晋国温人,少孔子44岁,“孔门十哲”之一。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孔子去世后,子夏前往魏国教学育人,收取李悝、吴起为弟子,被魏文侯尊为师傅。

        子贡看到子张和子夏各有所长,向老师请教二人“孰贤”?夫子的评价是,子张做得过头了,子夏做得还不足。再问“师愈与?”孔子回答:“过犹不及。”言下之意是,过和不及都不是完美的,两人都有所偏失,不合于中道。就像射箭,射得远超过了靶子,用力不够没有到达靶子,都是没有击中靶心。我们熟悉的“过犹不及”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里,它是孔子中庸思想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作为我国古代第一个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孔子思想继承了早期社会的民本思想、宗法思想、中庸思想、大同思想,并以此形成了一个以“仁”为中心内容,以“礼”为表现形式,以“中庸”为思想方法,以“大同”为远大政治理想的思想体系。

        据学者考证,中和庸二字联起来用,始于孔子。他在《论语》中第一次使用了“中庸”这一概念。“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

        孔子提出“中庸”后,把它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并由此构成了以中庸为脉络的整个孔子思想体系。孔子的中庸思想是他认识主客观世界的一个基本观点和方法。中庸也指过犹不及、恰到好处的状态或达致此种状态的行动取向。可以说,没有中庸,就没有孔子思想。

        朱熹从《礼记》中专门拈出《大学》和《中庸》,跟《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中庸》里就专门讨论了“过犹不及”的思想:“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朱子强调“过犹不及”,与孔子同出一辙。

        中庸既是孔子的为人之道,也是他的认识论,体现在对做人做事的原则上,在对主客观世界的认知上,乃至于对文化发展融合的态度上,等等。过犹不及,就是避免极端性、片面性幼稚病的重要思维方式,是方法论,更是处世要义。

          例如,在人格培养方面,中庸表现为文质兼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在应事态度上,中庸不拘泥于教条:“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在评价人方面,中庸则表现为“无求备于一人”(《论语·微子》),“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在文化观上,孔子的总主张是“和而不同”,不是毫无差别的绝对等同,而是主张努力使各种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和而不同也正是孔子中庸文化观的具体表现。

        中庸思想智慧影响深远,我们依然会继续学习和践行,过去如此,至今如此,以后亦如此。

        最后顺便再说一下,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形式。子贡直接问“孰贤”“愈与”,可是,孔子并不是直接告诉子贡答案,而是呈现事实(“师也过,商也不及”)和自己的思考(“过犹不及”),以激发子贡自己去思索,让他自己得出判断,从中获益。

      在《论语》里,孔子的教育思想、睿智、方法都可以从很多与弟子们的对话中体悟到,而不是通过条条框框的概念和定义显示。显然,更高明智慧的教育者,不是简单的灌输式地给予结论,而用自己的思考激发、激活学生的思考。

相关文章

  • 《论语》学习第242天,11.16过犹不及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242天 原文阅读: 11.16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

  • 2022论语分享第49篇:做什么事都要有度

    【论语原文】 子曰:“过犹不及。”(11.16) 【释义】 “不及”就是不努力,毫不进取,“过”则是进取到不择手段...

  • 《论语》共修(一四四)过犹不及:拿捏好为人处世的“度”

    《论语·先进》过犹不及:拿捏好为人处世的“度” 11.16: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 学习论语第5⃣️3⃣️天

    学习《论语》第️️53天 学习内容: 11.16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

  • 2021-07-30

    读《论语》――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成语㈠ 过犹不及 释义 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 事...

  • 过犹不及

    11.16 子贡问:“ 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 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 然则师愈与?” 子曰:“过犹不及...

  • 论语11.16

    11.16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译文 ...

  • 过犹不及

    11.16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原文...

  • 过犹不及

    【原文】 11.16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 《论语别解》二百八十三

    11.16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别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学习第242天,11.16过犹不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kby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