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论语》第6日

读《论语》第6日

作者: 长安城墙 | 来源:发表于2020-02-28 18:16 被阅读0次

    知识的渊博与否与一个人的善良孝顺甚至于品性确实没有太大的关系。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解读】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今天刚好在看《他乡的童年》第二集,芬兰这个被誉为世界上教育最好,生活最幸福的国度,老师可以随口背孔子的语言,人们的生活又无比的质朴,而短暂的视频中,校长的排队就餐,与老人一起的互动,兄弟姐妹间的交流,看起来都是让人舒服的。一个社会的教养行为,映射在每一个人的身上,而每一个人的行为,又集合成一个社会的形象,这需要长久的潜移默化,当然,可能昨天看过的日本更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地方。

    在中国,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孝顺与不孝顺都是存在的,同一个家庭里,不同的孩子表现也是不同的,这个《正面管教》里说出生顺序会对人的性格有所影响,这影响贯穿一生。

    映射到社会,如今的老师的威严在孩子越大之后越不明显,当然,我感觉这其实是社会的进步,因为孩子们的成长已经加速,他们在十几岁的甚至于更小的时候会崇拜或者听从的人是他认为比他能力强的人,而不是比他职位高的人,老师想要获得更多的尊重,更多的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但事实上,十几岁过后,回到社会上,我们又会很快的退步,会因为职位,金钱而去尊重别人,芬兰没有这么所谓的职称的。

    培养一个人的德行能力重要,还是培养一个人的知识结构重要?

    作为父母,作为教育工作者,给孩子读很多书,给孩子做很多的正面引导和教育,期望成为品行端正,知识丰富的人。这两者今天需要相辅相成,而非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论语》第6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kfr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