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到一定程度会出现这样一种状态:当读到翻译不精准的中文,富有经验的人居然能够猜出出正确的英文原文用词。这太奇妙了!用错误的翻译得出正确的原文。后来发现这种现象是这样的原理:如果完全理解了译文试图表达的思想,凭借自己积累的正确英文表达语料库和逻辑推理能力推测出最接近英文原文的用词,同时根据已知的容易犯的翻译错误进行准确度提升,从而还原出正确的原文。
语言始终只是思想的载体,对知识和思想的渴求是远远超过语言本身的。所以,阅读的本质是解码作者通过语言编码的知识和思想。对大多数人而言,英语的主要功能是借助它来获得信息、知识和思想。于是,英语口语的重要性就可以重新界定一下。
1. 哑巴英语就已经够大部分人用了
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几乎很少有英文输出的需求,比如通过英文写文章,或者使用英语演讲等等。对于大部分英语学习者而言,能够通过英语获得资讯就已经实现了英语的功能。哑巴英语给人的感觉是残缺的,不完整的。实际上什么是“哑巴英语”呢?即,除了说不出来,其他的方面是OK的。这本身已经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了。换句话说,要达到哑巴英语这个层次还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
2. 输出的任务交给母语就好
学习的过程分为三个部分:输入,处理和输出。要输出优质的内容就需要有好的输入和好的处理。只所以英文成为我们学习的刚需是因为英文世界里有更丰富的优质内容可以汲取,所以通过英文输入是一个高效的通道。处理的过程则不涉及语言,是我们大脑意识的内化,联想和构建过程。输出时选择母语则成为潜在传播范围更多的首选。这一波知识收费的网红里,很多人实际上都是把在英语世界里早就有的一些理论稍加包装就用中文输出,给人感觉特别厉害。实际上很多思想和观点并非原创,而且借助英语门槛和内在处理呈现出来罢了。
3. 口语的提升靠朗读即可
英语的听说读写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尽管口语并不重要却不意味着全然放弃。平时每天朗读10分钟就可以了。关键在于每一天,而不是时间。所以,如果特别忙碌的时候,连10分钟也没有,那么就找一两句英文来读即可。不断就是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