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学校,写一篇作文,老师让我们总结一些框架,背诵一些基本的词句,准备一些案例,在高考时直接用上。在工作时,我们还是继续沿用这种思维,往固定的框架里填写着差不多的案例与素材。有一天,当自己真要为自己写作时,蓦然觉得这种做事风格,如应付交差,毫无写的意义。为什么读书时按套路写,因为能获取高分;为什么工作时还继续按套路写,因为能收获薪水,但为自己写时,却怎么也不能沿着套路写,因为看不到任何写作的意义。
村上春树在《当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提到一句话:任何一把剃须刀都自有其哲学。
初听时觉得非常有道理,至少心理医生一样,能安抚当下那颗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心灵。这就是所谓鸡汤文的意义吧。
随着日子飞逝,这句话如口香糖一样,在脑子里越嚼越有味道:人活着首先得有意义,没有意义的人生如颓废的葛优躺。
有了意义,行动才能产生。
02
我爸那代穷,真的很穷,最穷的状态是大家连饭都吃不饱。很难有一大锅番薯上桌,一家人扑过去没几秒就把食物清干净。这种穷让他们拼命往外跑,放下尊严放下舒适,只要有活,就沉下心去干。我爸卖过鸭毛,补过鞋,干过水泥工,混过叫卖生活。我两个姑姑初中毕业,很早就去县城的酒店做服务员。
为讨生活,勤劳与圆滑成了他们生活必备技能,这一切只因为家里有一堆孩子等着他们把米和肉买回来,就如哺乳一群在窝里张着嘴巴的幼鸟。这种拼命的努力就是他们生活的意义。当养育子女的意义消失后,他们还在继续操劳着孙子那辈的生存状态,我外婆80多岁还在操心着给大家洗菜做饭。视野仅盯着生活的他们,让儿孙有口饭吃是他们在这个世界活着的唯一意义。
03
80年代末出来的那一代,尝到大学本科带来的甜头。一个叔叔名牌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央企工作,工作休闲,收入却很高。90年代初已经在大城市买房买车,还把老家房子修葺翻新。这种落差让还在温饱线上艰苦挣扎的人督促儿女考大学、考证书。在这种风气下,大学、考研、外企、央企成了大家奋斗的意义。说白了还是钱在推动大家往前跑。
直到前几年,外企还是香饽饽,职业经理人唐骏是各大媒体经常讨论的对象。 在外企工作的职业经理经常说:刚毕业5年,我可以领着低的薪水,每天加班加点,只为5年后能升职加薪,加入中产行列。这种阿Q精神一直在支撑着苦逼上班族,朝着眼前那道金光闪闪的职业经理人之路进发是活着的意义。
04
国家推动房地产经济后,买房买车成了新城市人的生活标配,最终的状态是,不管生活在几线城市,不管月入多少,都是人手房子、车子、老公/妻子、孩子。剩下的就是操心养娃与养老的生活。
年岁渐增,父母病痛渐显,儿女初长成,养育费用逐渐增加,工资却不见有多大提升。互联网发展,草根一夜间从贫民变富翁,这神速的提升让曾经在读书上优秀的精英们开始怀疑读书的意义。
微信、社群等新兴经济发展,让人又开始看到读过书的人能在新经济形式中伸展拳脚。读书有用论顿时在各大媒体漫山开花。大伙们在这种学习的热潮中,白天工作8小时,晚上学习4小时。周末还参加读书会。似乎,读书拯救命运的时代又回来了。让知识积累,成为某个领域不可取代的人成了活着的意义。
05
从满足口腹之欲,到稳定的大企业工作,到职业经理人,到独特的匠人之梦,如马斯洛5大需求层次理论一样,人从生理、安全需求,逐渐过渡到社会需求、尊重需求。人在这种过渡中,一种新的思潮涌入:用兴趣驱动人生自由,只有兴趣才能让人在喜欢中投入,在喜欢中创造。比如张德芬主张做最好的自己;新闻媒体在报道facebook等新一代互联网创业主们,强调兴趣在他们成功创业中的作用。
在越来越焦躁的社会,人开始相信喜欢即是最佳选择的理念,毕竟如果失败,起码还能享受过程。
但这句话听多了,还是有人焦虑地说:我连自己喜欢什么都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该往何处努力?
迷茫就继续随大流,临摹着别人的喜爱,就如同高考时语文老师让我们按着框架填写作文一样,不会出错,但也不能让自己在创作的过程中舔到快乐的味道,有些甚至尝到这种理想与现实不匹配的精分状态。
心理学写手武志红在《别忙,我先感受一下自己 》里提到,“感觉一下我自己”:深呼吸,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体上,感受一下自己的身体反应和内在体验,然后多想想。
我觉得除了多想想,还要多从实际中走出一条路:
1)需要多尝试,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对有些人不易,但是千万不要家空想,空想会让人崩溃。要走出去,要边做边思考。
2)要保持不断学习的心态,在多领域阅读中,寻觅自己喜欢的兴趣点。
3)找身边积极和过的清晰明了的人多交流,在接触与沟通中走出阴霾的心情。
广泛体验,意义自然渐渐产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