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时统计了一下2019年热销的主动偏股型基金的产品募集规模,即所谓的「爆款基金」,有一些有意思的发现。
首先取2019年成立的全部偏股型基金,剔除掉指数与指数增强型基金、科技创新与科创主题基金,接下来按10亿、20亿两档分组:
第一梯队里面发行总份额最大的三只分别是汇添富红利增长(70.82亿)、前海开源优质成长(65.14亿)、景顺长城创新成长(62.62亿)。因为这里统计的是有效募集规模,也就是产品成立的规模,所以2019年3月份募了700亿的睿远成长价值也只是按照58.75亿的实际募集规模来计算。限于篇幅,这里只展示第一梯队的27只产品:
然后我们简单统计下三组基金里面的基金经理特征。一个直观的结论是,产品的募集金额,与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管理规模、管理能力都呈现正相关。
这里附个说明,平均超额收益率的计算并没有严格按照规模加权,只是作为管理能力的参考指标,做个简单的比对。从上表可以看到,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的样本数量差异不大,但是几个指标上的数字相差却非常明显。
这能否说明,基金投资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头部基金经理呢?
显然,无论什么时候投资者都是偏好绩优基金的,想说明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只用2019年的数据没有太大说服力。按同样的方法对比一下往年的爆款,可以发现,2019年热销基金掌舵人的从业年限和存量产品管理规模远胜于往年。
这背后的重要原因在于,基金公司越来越倾向于以研究总监或投资总监来挂帅重点首发产品,而这些人的从业年限通常会比较长。根据天风证券研究所的一项统计,到2019年底,管理主动偏股型基金的基金经理人数差不多一共700人,任职期限在6年以上的只有100多人,对照上面的热销基金经理画像可以了解,投资经验和产品的号召力,的确有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通过与历年热销产品的比较,还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
1、越来越多的公募基金开始控制首发产品规模。2019年,从700亿的睿远成长价值到500亿的兴全合泰,爆款不少见,但是比例配售、控制规模的情况越来越多见。这里既有监管的干预,也有基金公司自身对于管理能力的考量。此外,控制规模其实是一种产品线规划的策略,保证基金公司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可以持续新发产品。
2、在10亿规模以上的产品中,封闭运作的产品比重越来越高(设置一段封闭期或者定期开放)。开放式基金采取封闭运作的方式从2015年以后开始推广起来,到2019年数量已经不少,在TIER1和TIER2中间数量占比接近1/4。
3、越来越多浮动管理费基金开始出现在热销基金中。尽管浮动费率基金的投资价值有待商榷,但投资者似乎更倾向于认为它会帮助理顺基金经理跟基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当然,这类产品热销的核心还是在于基金经理的号召力。
读完数据和现象以后,按惯例,这里有一些思考:
首先,基金募集显现头部化的特征,国内投资者的行为模式正在切换。
所谓头部化指的就是基民的资金开始向资历丰厚、有长期业绩验证的基金经理聚集。Vanguard曾经在一份报告中间讲述过海外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变迁,大体上是主动交易→绩优基金→委托账户这样一个路径。在当下,国内似乎走到了「绩优基金」这个阶段。基于此,未来我们或许有幸看到,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可以重回增长轨道,打破多年来持续缩水的困境(2019年的数据已经初步验证了这一点,不过也显然不能忽略行情的因素)。
还有另一种情形,即资管新规以后,因为高收益产品稀缺,导致风险偏好被动向上提升的投资者,他们更多来自银行或者信托渠道。无论如何,未来一定会持续见证绩优权益基金管理人成为市场上最稀缺的资源。
其次,公募基金本身的运作特征发生变化,向私募靠拢。
公募基金这几年在产品设计和运作上有不少创新,包括上面提到的控制发行规模、封闭运作、浮动管理费等等,这些变化看似新鲜,却都是私募基金的特点。私募基金具有天然客户立场、较高门槛、封闭运作、基金经理激励的特征,因而成就了资管行业最理想的商业模式,否则也不会有无数人才前赴后继投奔这个领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