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颠倒,昨晚一点睡的觉,今天早上十点起的床,睡眠的时间比打工时候多了很多,整个人的气色看起来也变好了,似乎是个不错的结果,唯一令我不满意的就是飞速溜走的时间。
成年后的时间似乎越走越快了,我四月份辞的职,转眼就到了七月份,两个月短的像是两周一样。
作为打工人的时间里,我总是忙着与别人竞争,总渴望成为胜利的一方,辞职在家的两个月,我远离了竞争,从忙碌枯燥的工作里冷静了下来,顺便看清了现实,看清了自己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国家里的是多么渺小,当然,同样渺小的还有我的努力。我向庞大的现实做出了屈服的姿态,并开始为自己的内心而努力。
我向来不擅长竞争,竞争总是能让我的身心憔悴,成为我痛苦的根源。毕业三年以来,我换了三次工作,每一次都是因为竞争。我从不怕困难,我一个人时,可以安心的学习任何东西,不厌其烦,一旦身边聚集了一群人,我就像一只面临威胁的猫,弓着腰,全身的毛都直立起来,随时做着应战的姿态。在一群人里,在竞争中,我像一只被围观的野生动物,无法安心做任何事情,剑拔弩张的紧张感似乎截断了我的大脑回路,一个简单的任务,一句普通的话,都足以成为我不知所措的导火索。
第一次辞职的前一个月,我被从方案设计所安排到了施工所,从一个三人竞争的小团队到了一个几十人竞争的大集体,最初我能比较好的完成工作任务,后来随着竞争日益显化,我看着身边那些并排行走的人意气风发,一言一语,好不热闹,坐在一角的我却暗自慌张起来,我曾思考过自己整日战战兢兢的原因,说到底还是自卑,在一群闪闪发光的人中,我又凭什么成为最出色的那一个,看着他们熠熠生辉的样子,我显得异常的灰头土脸。
我的心态向来都是偏消极的。自卑使得我认为,只有成为第一,才能够受到别人的喜爱与赞同。但事实上,第一是一个十分相对的词,胜利亦如此,而这些在我的眼里反倒成了绝对的字眼。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或者不擅长的事情,喜爱与不喜爱的事情,我做平面功能布局,做立面推敲时,总是十分沉浸,有着源源不断的力量,但是当我做强排设计时,总显得局促不安,寸步难行,有些人很容易克服这样的困境,而我总是深陷其中。一是因为我不擅长,二是因为尽管我不擅长,却仍想当第一,三是因为想当第一还不能够容忍自己的不擅长带来的错误。三者形成了循环,而我处在循环的正中央。
第二次辞职前的两周里,我正负责着一个强排项目。我不擅长强排设计,第一次对接方案做了三版,所长做了两版,我做了一版,第一次与甲方对接后,甲方对所长做的第一方案非常满意,这样的结果使我认为自己可以从这个项目里脱身了,心情十分愉悦。可在第二轮的对接中,所长让我再出一版方案拿给甲方看,尽管我不想做,也觉得没有必要做,但还是硬着头皮做了一个传统的排布方案。
令我意外的是,第二次方案对接后,那版传统的被承认了,只因为容积率顶足了,小区视野开敞。毕竟甲方总是以经济效益为上的。从那以后,这个项目就落在了我的手里,我从未独自做过项目,错误不可避免,我算错了日照,算错了竖向。
这些错误徒增了许多工作量,连锁反应使我的内心备受煎熬,这个项目我负责了一个月,在接连不断的催促中,在或大或小的错误中,我紧绷的神经再次拉断了。我决定辞职。一个星期内,我将项目上的问题解决完后,离开了那里,获得了自由。
辞职之前,我常常自问,我真的适合这份工作吗?做一名建筑设计师,一次次失误,一次次被领导的纠正,那些在别人看来那么正常的错误,在我这像是天塌了个窟窿,世界末日一样的存在。说到底我和别人的不同还是在于,我十分擅长给自己施压。我不断的向自己施加压力,不容许自己犯任何的错误,但是错误不可避免,而我也不能正确的消解错误带来的心理反应,失败的恐惧感使我的四肢紧绷,活动不自如,使我变成了一根冻硬的皮筋,一掰就断。
有很多次,在压力的捆绑下,在屡次的崩溃和歇斯底里的哭泣后,我断定自己生病了,一种心理疾病。于是我开始寻找医生,而高昂的咨询费又屡屡将我劝退,我从来没能使自己被治愈。
当我决定转行,转换人生赛道的时候,我既紧张又兴奋,至于这是不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还有待时间验证。我不再想做建筑设计了,我偷懒的认为自己不适合这个行业,我最初做建筑设计,和我高中分班时选择理科的原因十分相似,理科好就业,但实际上,我钟爱文科。
说白了,困住我的是我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