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L先生的一篇文章里提到的这么一段,特别有感触:
你可能买了很多课,也花了时间去上,但你真正掌握了吗?很可能没有。
你只是经历了一个「上课」的过程 —— 或许还动脑子去做了作业 —— 但这些,大多数时候增加的是「熟悉」程度,而非「掌握」程度。后者需要不断的、大量的、持之以恒的练习。
但关键是,这种「熟悉」程度,会给你一种「我已经会了」的体验。
在它的刺激下,**你会不断地去追逐新事物,获取新资讯、新内容,但却从未回头看一下旧知识的巩固。**
感我们为什么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却逃避对过去学到知识的回顾,我想,上面那段话,正好说明了这个问题。
其实身处这个时代,知识的获取从未像今天这样容易,传播的媒介变了,我们距离信息越近,知道的就越浅薄。每天接收的信息如此之多,注意力变得越来越稀缺。
那么我们愿意花时间和金钱去学点什么,肯定是认可其价值的,如果只是粗略得听了就完事了,那岂不是太过可惜?当然,市面上的课程太多了,的确有的课程非常有价值,值得多次回顾,而有的课程质量就堪忧了。
质量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是你的关注点在哪里?太多想学的了,知道得越多越觉得自己的能力跟不上,偶尔还有个小兴趣,想学的就更多了,都需要学吗?优先级是怎样的?这个优先级排序,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我觉得是要符合这么一个原则,优先学习对工作有帮助的事情,其次是长期来看有价值的,最次的是那些用不上,只是一时冲动想学的。
思最近在学习三节课的课程,有些同学非常优秀,我也在暗自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法。而有的同学则是觉得自己报了这门课,听完了就会有收获,也不去实践,也不去思考,或者是被动得接受课程信息,而不去思考其在自己工作中可以有哪些应用,这样其实是非常吃亏了,就像是花1000块买了课程,实际只学到50块的收获。
出了学校之后的学习方式是要发生一些转变的,学校里学习最后会有考试来评估你的学习成果,而工作上则是以你的工作表现来评估的,那么学习这件事在工作之后其实是很功利的,作为一个职场新人,我也是过了很长时间才转变我的思维方式的。
这一年里,学了很多课程,有认真学的,记了详细的笔记,也有为了提高认知的,在路上以音频的形式吸收的。
时间一长,我发现自己的学习是在进行无效努力,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做的笔记平时很少有机会拿出来看,记录的时候也不会把老师讲解的案例放上去,只是把概念原原本本得记录下来,时间一长,都不记得听课的场景了,更别提在工作中运用了。还有就是一些提升认知的音频,当时听了,觉得好有道理,又刷新认知了,过了几天就只有个模糊的印象,之后就不记得说了什么了。
这就是陷入了一种知道的幻觉,以为自己知道了,但经不起深究,问得再细一点就答不上来了。
L先生的这篇文章里也提到了怎么克服这种思想,惊奇得发现和我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不盟而合,结合他的观点和我自己的实际应用来谈谈。
1. 建立自己的外部系统
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要拿来记忆,这时候就需要用可靠的外部系统来辅助自己记忆事物。只要知道在哪里能找到它们;它们的特征和关键是什么;可以如何使用它们。
我用来记录行动和知识的分别是Omnifocus和印象笔记,不管是做日程管理还是知识管理,其实都符合GTD的原则。其实工具不在多,也不用多复杂,最重要的是能否将其变成一种习惯,随时随地地记录。
我在工具的使用上也走过一些弯路,比如花时间在给印象笔记做各种分类,结果发现根本用不上,反而收集囤积的越来越多。
关于工具的使用,最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用了一段时间,就会去思考怎么将其匹配自己的应用场景,之后会分别写两篇文章介绍Omnifocus和印象笔记的使用,并非是写一篇使用说明书,而是自己的使用场景分享,看了说不定会有新的想法呢。
2. 强化自己的「再认」能力
前面也提到过,很多人写笔记,但很少去回顾,想用的时候,觉得自己明明有记下来,却不知道放哪了,甚至连做过记录这件事都忘了。
L先生文章里提到的强调自己的再认能力,意思是给你一个线索,你能顺藤摸瓜想起,然后找到它。这是把我们的知识体系想象成一个网络,知识点就是其中的一个个节点。但个人觉得这个不适合我,因为有的节点可能存在在多个位置,每次联想得不一样,最后可能还是会找不到。
根据我自己的应用场景,我更倾向于把这个理解为搜索思维和标签思维。
什么是搜索思维呢?这样说吧,我们用的Windows系统其实是基于分类思维,而MacOS系统则是基于搜索思维。在Windows上,要找某个文件,你可能会打开文件夹的多个层级,才能找到,快的话也要1分钟,见过找个文件要花半小时的。而在Mac上,基于spotlight输入关键词,3秒钟搞定!这不光是在具体的工具使用上面,而是可以上升到一个思维层面,应用在多个方面。
其次是标签思维,之前在三节课的一个作业里面,要求给91篇文章打标签,看完了所有作业,大部分打标签都是错的,很多都是混淆了关键词和标签这两个概念。
关键词是通过搜索可以检索到文章的,而标签则是人为得划分。最开始我的印象笔记标签是想到什么就加上,在整理的时候就傻眼了,1700多个标签,要整理完全无从下手,而大部分标签下只有1篇笔记。
然后,我花了点时间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标签体系。
3. 将信息进行拆解
一切信息,要让它保持「流动」,而不是囤积。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篇好的文章,想了想就保存到笔记软件里了,想着等空闲的时候看,没有看的信息越堆越多,成了囤积信息,这些对我们一点意义也没有,既不会对我们的生活有任何改变,也不会增长我们的见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分享一下我在整理待读文章的时候的步骤。
第一步:信息的判断和收集
* 严格根据阅读源的价值判断确定阅读顺序;
* 限制时长,不在这个过程耗费过多时间;
* 区分筛选和阅读,这个过程是信息筛选,不要沉溺于「刷手机」。
第二步:识别出不需要阅读的内容
* 无价值信息直接删除
* 参考信息类不需要阅读,直接移动到相应的笔记本即可
第三步:立即阅读
* 每天固定时间进行阅读
* 贴上标签,把它们从收件箱移出来,根据主题移到不同的笔记本中
第四步:处理暂缓阅读内容
* 临时添加书签“_书签”
* 尽早阅读的,添加到任务管理工具,设置截止时间
越写越发现好多地方没有写透,omnifocus的使用、印象笔记文章的整理流程、标签系统的搭建、信息拆解的流程、课程所学在工作中如何用。这篇文章写得太大了,好多细节的东西再慢慢展开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