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禁让我想到,小时候,父母经常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别人家的孩子……”。
可又令我纳闷的是,为什么当初那些,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思想品德高尚的“别人家的孩子”,在长大后,就“泯然众人矣”了呢?
这是否可以说明,他们本就是普通人呢?或者,终于还是应了另外一句父母经常脱口而出的话语,“人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
也许,当初的他们确实聪明,他们的起跑也确实足够迅速。但是,也有可能恰恰由于他们打一开始就全力冲刺,从而导致他们后继乏力。
仔细回想我的过往,我发现,似乎我从小到大就喜欢跟优秀的人在一起。亦或是,我从来都是,无论在学习成绩方面,还是在社交能力方面,都自认为是处于人群中垫底一般的存在。所以,身边的几乎每一位小伙伴,最后都能成为我的好朋友。即便到现在,我打心里也觉得他们足够聪明,足够见多识广。
可让我疑惑不解的是,当我以现在的眼光再去看他们时,似乎,他们全部都褪去了,当初我结识他们时,我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或是积极进取的能量,或是思维敏捷的光彩。
也许,导致他们回归普通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我觉得其中肯定有这么一个——他们经常接触的人,都是如他们一般,甚至,还不如他们的普通人。
人人都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可在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小伙伴似乎做不到去主动认识更优秀的人。
最终,日常的平淡生活,渐渐磨平了他们当初略显锋芒的棱角,他们开始安稳度日,开始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以及认知体系中,忙忙碌碌着。
![](https://img.haomeiwen.com/i21365956/54c8ef08b40e21b6.jpg)
也许,他们会有所疑问,“哎呀,我也知道你说的要多去认识牛人。可是,就我生活的这个小县城来说,哪有什么厉害的人呀?再说了,我本就是一平头老百姓,即便我想主动认识人家,人家也不会搭理我呀……”
能当面见到牛人固然是一件好事,可在我看来,这并不能成为我们不去链接牛人的理由。因为,即便我们不能当面与牛人沟通,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认识牛人,了解牛人,学习牛人,甚至,模仿牛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显然,后者又绝对适用于绝大多数普通人。
比如,一个极为常见的方式是,读牛人写的书,亦或是看牛人参演的电影,亦或是鉴赏牛人参与其中的作品。
模糊记得,曾经,有一位著名的作家曾经说过一句类似的话——读书,就像是在和有智慧的人沟通。仔细想来,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即,你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聆听智人的教导,有感于智人的启发,进而,按照智人的建议去生活。最起码,于我来说,这是一件让我兴奋不已的事情,又也的确是一件我每天都会做的事情。
近些年来,让我深感庆幸的一件事是,2020年,我通过阅读一本叫做《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书,而知道了李笑来老师,随后,又接连加入了他创建的“定投人生社群”,以及,跟随他学习投资、写作、英语、编程等技能。
三年后的今天,我已然强烈的感受到“近朱者赤”的巨大威力。尤其在投资方面,事实证明,我的投资回报率,已然超过了全国几乎所有的投资经理。然而,我深知,在笑来老师眼中,我不过才刚刚开始了我的投资生涯而已。
我没有当面见过笑来老师,也没有当面请教他一些我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不过,这却并不妨碍,他对我产生的深刻的影响。甚至,用一句“他使我获得了重生”,来形容他对我的影响,也一点都不过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