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办公室对面的咖啡馆遇见一对“师生”。一男一女,男的是学生,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女的是老师,来自北京在上海某外企工作,兼职私教外国人中文。两人看上去年龄相仿,约莫27、28的样子。
他俩的教学方式跟传统的补习还是有较大差异的,老师根据课程列有一些要教的生词、句式,然后围绕这些生词直接中文交流并解释用法。而学生则根据自己的理解就这些生词的涵义进行对话,实在难以理解或使用上有较大偏差时,老师会改用英文告知学生该生词相对准确的释义和常规使用场合。
由于当时咖啡馆人不多,两人虽然已经很注意控制对话的声音,保持在不会干扰他人的程度,但坐在不远处的我还是能听到师生二人的对话。他们对话的范围其实还蛮天马行空的,想到哪就说到哪……其中就有聊到“信仰”这个词。
这位老师举例说到,比如有的人相信耶稣、有的人相信真主、有的人相信释迦牟尼等等。学生接话表示明白,那么耶稣、真主和佛主就是这些人们的信仰……由此几次发散的对话后,这名老师以“很多人觉得在中国多数人都没有宗教信仰”来结束了这个生词的教学。
数天后,《冈仁波齐[注1]》让我再次想到了与这对师生的偶遇,想到了关于“信仰”这个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和差异化的理解。如果你还没看,担心这类剧情片会让你忍不住睡着,我想说,当影片中朝圣队伍猝不及防间在镜头近前扑倒在地,你会瞬间清醒……
《冈仁波齐》是一部用纪录片的拍摄方式拍出来的非纪录片(白话:按剧本拍的),讲述了十一个藏族人因各种不同的原因,决定去拉萨和冈仁波齐山朝圣的过程。他们从芒康出发,一路磕长头[注2],行程两千多公里……
故事发生的这一年是2014年(藏历马年),在藏传佛教里,马年是释迦牟尼降生和成道的年份,同时也是冈仁波齐的本命年。据说,在这一年诸神都会聚集到冈仁波齐。平时年份,到冈仁波齐朝圣转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转山十二圈可免地狱之苦,转108圈则今生成佛﹔而在释迦牟尼诞生的马年转山一圈,则可增加一轮十二倍的功德,也就是说相当于平常年份的转山十三圈。
这两千多公里的路途,跨越了四季,走过了风雨,周围的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国道,雪山,草原,油菜花儿,沿路的村庄,炙热的夏天……朝圣的路心诚则灵,不能有任何的投机取巧。炎炎夏日,就在烈日骄阳下行走、俯身磕长头;鹅毛飞雪,就在冰天雪地里行走、俯身磕长头;甚至哪怕遇到水洼,如果是绕不过去的,那就只能磕着长头穿越……
为了凸显朝圣的这种虔诚,影片中安排了一场“意外”。跟着朝圣队伍拖运行李的拖拉机坏了,于是他们拉着车厢先走个几百米,然后把车厢放下,折返,回到之前起步的地方,磕着长头再走到放下车厢的地方……如此周而复始。总之,不能漏掉一步。
不过,加入的这段插曲,固然能引起观者张大嘴巴感慨信仰之力,但个人觉得太过刻意,用力过猛。
朝圣的过程简单的讲,就是日复一日的行走、磕长头、休息再行走、磕长头、休息的循环往复,直至到达冈仁波齐完成转山。但如同人生一样,前行的路途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人、事、风景。影片浓缩了家庭、新生、死亡、四季、工作、挫折、挑战、……通过一个个小的片段寓意包罗万象的人生旅途。
这也是为什么影片起始,老人对小孙女说:“磕头好,磕头长见识。”那是因为,朝圣磕头这艰辛的一路走来,就如同经历了一段浓缩的人生。
就像《冈仁波齐》的幕后花絮里说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确的……神山圣湖并不是重点,接受平凡的自我,但不放弃理想和信仰,热爱生活,我们都在路上。”
扎西德勒 བཀྲ་ཤིས་བདེ་ལེགས་
[注1]冈仁波齐峰(藏语:གངས་རིན་པོ་ཆེ,藏语拼音:Kangrinboqê),梵语称为吉罗娑山(कैलास पर्वत,Kailāsa Parvata),耆那教称为Așțapāda (八足),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第二高峰,海拔6721米,位于西藏普兰县境内,南临玛旁雍错和拉昂错。冈仁波齐峰北麓是印度河上游狮泉河的发源地,相传苯教发源于该山;印度教认为该山为湿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认为该山是其祖师瑞斯哈巴那刹得道之处,藏传佛教认为此山是胜乐金刚的住所,代表着无量幸福,也是密勒日巴战胜苯教徒的地方。因此常年在此处转山的各地信徒不断。
[注2]“磕长头”(藏文:ཕྱག་འཚལ,意思是“顶礼”)是藏传佛教的礼佛方式。“磕长头”分为长途(行不远数千里,历数月经年,风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于沙石冰雪之上,执着地向目的地进发)、短途(数小时、十天半月)、就地三种。
[注3] 电影角色设置里,斯朗卓嘎确实是同时嫁给了尼玛扎堆家的三个儿子,而不是嫁给尼玛扎堆的三儿子。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婚姻形式在现时藏区确实仍然存在,不单藏族,其它诸如门巴族、珞巴族等民族也存在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的婚姻形式。
版权声明:原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聴讲(@hugosays)”,简书帐号“聴讲”和头条号“HUGOSAYS”不定期转发。如需转载,请点击https://rightknights.com/material/author?id=4276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