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左宗棠把下属“ 孝敬”的一个青铜大鼎,转手送给了潘祖荫。潘氏视大铜鼎为传家宝,运回老家苏州珍藏。此后近百年间,不少人惦记大铜鼎,均被潘家后人化解。1937年苏州沦陷,大铜鼎被日本人盯上了。
1849年道光年间,陕西郿县李家村,两村民在挖地窖,“duang”的一声闷响,土中发现一个大家伙。刨出来清理干净,竟是个精美的青铜大鼎!顿时惊动了不少人。
当时的岐山首富宋金鉴也闻风而来,他不但有钱,还是个有才华的秀才,喜欢收藏金石古玩。他一见大铜鼎,就知道来历不凡,毫不犹豫地出手买下。
不料,当时的岐山县令周庚盛也盯上了这个大鼎,他以“非法买卖古物”为借口,没收大鼎据为己有。随后,把大鼎卖给了北京的古董商。
几年后,周金鉴考中翰林来到京城。出于对古董的热爱,他常去逛潘家园。有一天,周金鉴在一家古玩店重逢了当年的大铜鼎,他又惊又喜,毫不犹豫地出价3000两白银,购回了大鼎。
可惜,周金鉴没过多久就去世了,大铜鼎被他弟弟以700两银卖给一名京官,这名官员把它献给了上司左宗棠。
左宗棠得到大鼎后,并没有据为己有,而是为它找了个合适的主人~潘祖荫。
潘祖荫是当朝重臣,精通经史,喜好收藏,尤其是金石。并且,潘祖荫对左宗棠曾有搭救之恩,所以,把大鼎送给他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此后,大鼎一直被潘氏珍藏。位高权重的潘祖荫,足以挡住别人的觊觎,保得大鼎安然无恙。
潘祖荫故去后,其弟潘祖年将大鼎运回苏州老家,作为传家之宝珍藏起来,从不轻易示人。
光绪末年,金石大家端方任两江总督,曾几次想霸占大鼎,都被潘祖年巧妙化解。但他贼心不死,始终惦记着大鼎。直到辛亥革命爆发,端方被杀,潘家和大鼎才摆脱觊觎。
到了民国初年,有美籍人士出价数百两黄金,找潘家商谈求转让大鼎,但潘家拒绝了。
三十年代,有党国大员借举办展览会之名,邀潘家以大鼎参展,企图占有大鼎,被潘家识破并婉拒。
1937年苏州沦陷,大铜鼎被日本人盯上了,屡次三番上门索要。潘家当时的当家人,潘祖荫的孙媳妇潘达于,勇敢地挡住了日本人的威逼利诱,潘家上下一口咬定没有大铜鼎。
可日本人哪有那么好打发,见软的不行,就准备来硬的了。
危难时刻,潘达于跟潘祖荫的侄孙潘承厚、潘景郑等商定之后,全家人花了两天两夜,将全部宝物埋藏在了二进院的堂屋地下。
随后,潘氏全家搬往上海避乱。潘宅成了日军的重点搜查目标,强盗们在潘宅反复折腾,挖地三尺也一无所获,只得作罢。
而在战乱期间,潘家的看门人禁不住诱惑,曾几次盗掘小件的珍藏品,卖给古董商人。
大铜鼎则因为过于沉重,无法搬动,才得以幸免,真是有惊无险。
解放后,潘家后人经过商议,作出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决定。1951年7月,由潘祖荫的孙媳潘达于执笔,写信给华东文化部,表明了潘家希望将大铜鼎捐献给国家的意愿。
1952年,大铜鼎如愿藏入刚落成的上海博物馆。1959年,大铜鼎被收入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成为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大家一定好奇了:这大铜鼎,到底是什么来头?为什么会这么珍贵?
首先,“鼎”是古人烹煮肉类和盛贮肉类的器具,是古代重要青铜器种类之一。
再来看潘家这个大铜鼎,它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鼎的内壁铸有铭文19行共291字,记述了周康王册命贵族盂的事,因而得名“大盂鼎”。
周康王告诫盂要效法祖先,忠心辅佐王室,并赏赐盂很多东西。盂得到赏赐后不敢怠慢,专门铸了大盂鼎,刻上铭文以表忠心。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是西周时期的一种金属炊器。
大鼎盂雄伟凝重,立耳,折沿,腹部横向宽大,线条流畅优美,下承三蹄足。鼎身饰有云雷纹,颈部有带状饕餮纹,足上部饰有浮雕式饕餮纹,下部则是两周凸弦纹,是西周早期大中型鼎的典型款式。
大盂鼎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鼎内壁的铭文,是研究周代分封制和周王与臣属关系的重要史料。
潘家几代人的坚守,为国家保住了珍贵文物大盂鼎。
潘家人机智勇敢,坚韧不屈,付出了巨大的财力,人力,还有一颗颗拳拳爱国之心。
我们的文物,记载着古代的文明,它们在自信地告诉世界:我们是有传承,有底蕴的华夏民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