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事件几年,与每年常约见的朋友越发联系的少!趁着三天休息的时间,赶紧约上!
但是却怎么也找不到以前约会时的那种感觉,总是差那么点意思!
朋友与我之间相距半小时的电动车距离,经联系后,她不能被太阳晒,于是选择我开过去。我倒也不算扭捏,直接自己开了过去。原本想直接去她家里的,但在她家楼下附近发现了一片新开发的商业区,感觉还不错,正是我喜欢的调调。
这块地以前是个宾馆,不知道什么时候拆掉了宾馆,重建了这里。房子是现在流行的古朴风,自然山水,粉墙瓦黛,高低错落有致,网红西餐厅就在进门的地方,吸引着诸多食客。
一眼望去,那边庭院里搭着几个天幕,天幕下放着休闲椅。这休闲椅正是我最近所心仪的,坐上去颇为慵懒、舒适。
于是就势停车,呼唤朋友下来去转一转。
久不见朋友,略施粉黛的她起色看起来不错,再带上一个鸭舌帽,更显年轻。但略微弯曲的脊背又透露出她的状态,没有很好的锻炼过身体。
她前两年从病区调至门诊,工作清闲了起来,就等着退休的那一天。
唯一的女儿已经读小学六年级,在我们当地最好的小学。她一直说她女儿不够好、不自律、不细心,学校里的提高班一而再再而三的刷掉很多人,她女儿摸爬滚打还在里面,但是得的三好学生少,小学毕业无法择校,但是又凑巧参加了当地最好的中学组织的数学竞赛,还拿到了不错的名次,似乎进名校还有希望。
在我看来她女儿已经非常优秀,毕竟这所小学是苏州最好的小学,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能进去读书的孩子,又读的不错的孩子,大多是对教育非常重视的家长,哪里像我们的小学,其实非常一般,女儿经常拿到三好生,得到老师表扬;我经常收到儿子老师发来的消息,这里错误有点多,哪里背的不错,虽然我知道老师是为我家孩子好,但是看到老师打来的电话,就开始心里颤抖。
我没有经历过精英教育,所以不知道精英教育是怎样的!有时也会有这样的想法:“现在小学就把孩子们卷死,中学还卷,好不容易经过中考只进高中50%的筛选,等到高考的时候,还要跟隔壁教育大市“南通”相PK,哎。”
而且我越来越觉得孩子有自己的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就如我心底其实挺欢写作的,所以反反复复那么久,我也还在写作。
朋友还在纠结、焦虑,她优秀的女儿被最近的一次提高班给筛掉了,留下30名学生,她女儿是32名。原本考试时不如她女儿的学生居然考出了还不错的成绩,继续留在提高班里。我没办法体会到她的焦虑。
我现在的教育的想法就是与其控制着孩子让他们拼命去卷,不如我自己去卷。看着朋友的无法释怀,只能回一句:“我不在这个位置上,如果我在这个位置上,应该也会非常难过。”或许过几天,她就能接受这个现实了。
我始终认为孩子应该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我们小的时候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但现在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孩子喜欢学,那最好;孩子不喜欢学,强制他学,会把他的学习兴趣给抹杀;甚至一生都找不到值得快乐的地方,这肯定是我不希望看到的。
女儿名字里带着一个“妍”,我经常告诉她:“女子开心就是妍”,我希望她能活成她自己,而不是我希望中的她,或者另外一个我。
认知的不同是横亘在我与朋友之间的鸿沟,她无法改变我,我也无法改变她,希望除了孩子的教育话题之外,我们还可以有更多的话题可以谈,以免越走越开,越离越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