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全体数学组的老师一起学习了创新教育年会中数学课程周的内容,上午三节课加上专家点评,下午三节课加专家点评。这一天过的无比充实,现在回顾起来还是满满的专家讲课情景。本次的主题为大概念、大单元下的整体教学。上午的三节课是图形与几何板块中《三角形边的关系》《多边形的面积》《一起玩玩割铁皮》,下午的三节课是统计与概率板块中的《选哪种颜色更合适》《折线统计图》《可能性》,从一天课的安排中也足以看到主办方的用心。这几个课都是自己曾经上过的课,其中《多边形的面积》是即将就要开的新课,所以听起来都特别有感觉。感受别人的不同,感受名师的高屋建瓴、恰到好处、幽默激情……
何为单元整体教学呢?是指向学科本质、彰显学科价值、概括学科结构、提供思维模型、具有广泛迁移。单元整体教学不是超脱内容而存在的,它涵盖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将之进行结构化的重建,是落实数学素养的重要方式,也是连接知识和数学素养的桥梁。
李红丽老师带来示范课《三角形边的关系》,这属于图形的认识,其中大概念是研究图形的基本元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核心问题是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探究三角形和四边形。“为什么它们就能做成三角形?”“是不是只要是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呢?”两个问题引得学生从浅入深,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学会“图形认识”的研究方法:画图操作、猜测计算、推理验证。
席莉老师设计的的多边形的面积是关于图形的测量,她了其中的开启课——《数面积》,借助方格纸数出图形面积,巩固面积的意义,理解面积的度量本质。利用数方格方法中求各种图形面积时的冲突,激发学生调动已有的经验,探索运用割补法、倍拼法求出图形面积。这里的大概念就是寻找图形之间的联系,发现面积变形关系,掌握探寻关系的方法。任务是以方格纸为背景,求出一组图形的面积。核心问题是当图形是非直边图形,是怎样数出它的面积。这是一节种子课,是回归数学本质——面积意义、面积度量本质的课。还给同学们介绍了中国数学家刘徽的“出入相补原理”,拓展研究圆的面积,瞬间感受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身为中国人的无比自豪感。
张宏伟老师是我早有耳闻的一位老师,今天有幸能听到“现场版”的课,心中很是欢喜。《一起玩玩割铁皮》一课也是我今天最震撼的一节课。这节课的大概念是围绕量感发展从内涵与外延上理解周长概念,全景理解周长(环形图形的周长内圈也要计算),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任务是从一张长20分米宽15分米的长方形铁皮上剪掉一块长5分米的正方形铁皮后,剩下铁皮的周长是多少?核心问题是当条件开放时可以怎样剪?那样剪后周长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这是单元整体教学中的一节综合课,巩固、加深和完整了学生对周长意义的理解。综出了周长的三种算法:逐边相加法、利用公式法、利用关系(变化前后)。关于解决问题,综合出新的方法:如何深度理解题意、画图方法的完善、对比前后变化,用关系解决问题。也其实指向了本单元的关键能力——学习力。这节课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有很多:做过不如错过、认识不确定的信息、以前对的东西在新的情境中不一定是对的、想全所有的类型一个个解决、分类思想……
听名师的课,感觉他们教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或者是几道题。还有更多叫做“智慧”的东西,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言,远比学会解决几道问题的意义更大,影响更为深远,
几节课下来,也引来了我对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单元整体教学是在数学知识内容基础上的一种重新架构,以少而精的观念促使学生达成对于数学学科的深度理解。在设计单元学习目标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必须有明确的单元核心概念。单元学习任务有清晰的学习情境、思考问题体现了数学大概念的具体落实。在双减政策下的我们,要勇敢迎接机遇和挑战,将单元整体教学作为一种理念和追求,开发单元整体教学案例,在实际教学中探索和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我水平,实现课堂转型,确保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得到落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