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042830/b775cc743f904cfa.jpg)
文字,图片:山鹰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42830/34ebdc99bed4ac78.jpg)
山鹰原创,抄袭必究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42830/cc2d1ef1fdbf852a.jpg)
为巩固防御作战,保障边境安全,完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发展任务,上级给一连下达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艰巨任务,即从六月中旬开始至九月中旬结束,限时三个月,进行一号阵地防御工事的全面施工。
接受任务第二天,一连军事主官韦连长亲自挂帅,在一号阵地成立“防御工事工程指挥部”。
一号阵地,是薄竹箐一连最高主峰阵地,位于九号界碑,与薄竹箐连部及八号界碑三号阵地遥相呼应。
由于工期紧,任务重,为了保障一号阵地工事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施工任务,迎接九月中旬上级部门的检查验收,总指挥韦连长决定每天亲临施工现场,与战士们一起同甘苦,共患难,同吃,同喝,同干活。
一线阵地的施工情况比较特殊,由于尚且处于战时状况,就不可能请地方民工来干活,唯一的劳动力就是驻地的士兵。加之上级有明确指示,在完成施工任务的同时,又不能耽误连队正常的训练,执勤,巡逻等防御工作任务。因此,不论是一号阵地,三号阵地,步兵二排,火力排,队部后勤保障人员,除了正在训练,执勤,值班的人员不变,其他所有人员每天都必须到一号阵地施工现场报到。施工期间,除了晚上睡觉回到各自班排宿舍,白天干活的吃喝问题都统一在一号阵地施工现场安排。
一号阵地小坝子旁边有一间阵地专用厨房,韦连长就决定以阵地厨房作为施工期间的临时伙房,以阵地小坝子作为全体施工人员的饭厅。连队炊事班全员调集到一号阵地保障施工人员每天的饮食需求,仅留下一名炊事员给连点站岗值班人员做饭。三号阵地留下几名站岗执勤人员,其余人员每天由解放牌大卡车运送到一号阵地参与施工。
一号阵地原来的战壕是79年撤军驻守后,由一年又一年的老兵们,人工用长钢钎,十字镐,工兵铲等原始工具,慢慢挖掘出来的土战壕,其牢固性不能达到长期防御作战的要求,观察哨所简陋,防炮掩体也很少,没有可供一,二条战壕增援防炮击合格的交通壕。这次完善,加固的施工任务主要是还要新开辟一条交通壕,新建两个观察哨所,将原所有土战壕浇筑成混凝土战壕,拱建多处重要位置的猫耳洞掩体,环形战壕的原始设计基本不变。
施工小组以班为单位,由指挥部统一分期,分段,分片的安排各组施工任务。由排长分工,班长带领各组,各施其能,各尽其责的去完成各项施工任务。前期工作重点是一条交通壕和两个观察哨所,新建交通壕的重任落在了步兵二排。观察哨所由一排和三排分别修建一个。在余排长和班长们的带领下,步兵二排三个班,除站岗值班人员外,其余所有人员都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投入到了交通壕的建设施工之中。
新建交通壕的具体位置就在一号阵地主峰正北方向,一道环形战壕直下四十五度斜坡,距离五十米与二道环形战壕相连接的一个通道。
早上8点,韦连长带领步兵二排全体施工人员走到一道环形战壕中间,用手指着新建交通壕位置:
“同志们,一道战壕到二号战壕,直线距离约五十米,你们首先要用砍刀清除五米宽的树木杂草。然后至上而下用十字镐,长钢钎,工兵铲,挖掘出两米宽,倾斜角为四十五度,两米深的壕沟。随即用石头沙浆砌成挡墙,从距离五十米的二道环形壕沟开始依次铺垫高约二十厘米的石梯直至一道环形战壕。最后,在交通壕中间位置,搭建一处长六米,宽两米,厚三十厘米的混泥土防炮顶盖。”
“以上步骤,就是整个交通壕的施工任务,同志们明确没有”韦连长铿锵有力的询问着二排全体施工人员。
“明确了”全体施工人员异口同声的回复着韦连长。
“好!既然都明确了,那就开始干活吧”韦连长说毕,头也不回就径直朝着一排,火力排和三排即将修建的两个观察哨所走去。
韦连长走后,余排长随即作交通壕施工任务的布置和安排:
“现在开始清除树木杂草,一班负责砍伐,二班负责清理捆扎,三班负责搬运到二道战壕外。以上分工,大家明确没有”余排长询问道。
“明确了”全体施工人员齐声回复着余排长。
“干”随着余排长一声令下,一班操起砍刀就开始干活。紧接着,二班捆扎,三班搬运,由此,交通壕施工便紧密锣鼓的全面展开,正式实施。
施工过程中,余排长现场指挥,一班埋头砍伐,二班紧跟捆扎,三班迅速搬运。持续工作三个小时以后,新建交通壕位置的树木杂草全部清除干净。稍作休息片刻,中午12点,开饭哨声响起,全体施工人员以班为单位到小坝子厨房领取饭菜,然后自由选定位置进行午餐。施工期间,除特殊情况外,全面取消整队集合,饭前唱歌的规定。
吃过午餐休息半个小时,中午1点余排长哨声响起“二排集合,继续干活。”
随即,一班长陈辉喊道“一班的快点”,二班长蔡康成,三班长董建云相继召集本班战士,迅速走到交通壕施工现场。
见人员到齐,余排长召集三名班长作交通壕施工明确分工:从二道战壕入口处开始,一班负责下段,二班负责中段,三班负责上段,分别实施挖掘工作,按照指挥部要求,宽两米,深两米,坡度45度挖掘,所有泥土,石料铺平堆放在壕沟两边。
明确施工任务,陈班长带领一班从下段1至17米开始挖掘,蔡班长带领二班从中段17至34米处开始挖掘,董班长带领三班从上段34至50米处开始挖掘。为了防止上面的石块滚落砸到下面施工人员,余排长一再强调,二班和三班施工人员务必要谨慎挖掘,及时清理,铺平好挖掘出来的泥土和石块。任务要完成,安全要保障。
由于所挖掘壕沟两边长满蒿草和小树木,湿润的泥土覆盖在上面并不会朝下滚落,只是所挖掘大小石块,必须安排两名战士及时铺平在泥土上,然后继续用新挖掘的泥土进行覆盖。这样操作起来既安全,又将泥土和石块有效的回归到交通壕旁边。
此时此刻,作为一名旁观者,你会诧异的发现,交通壕施工现场二排十九名军人的衣着,颜色都是绿色的,款式却是有所不同。有穿作训服,戴作训帽的,有穿常服,不戴帽,展现一头乌黑头发的,有身着一件绒衣,一条军裤的。随着施工进度的发展,穿戴不统一不足为奇。执着于每天仅只穿一套作为施工工作服的军装,其主要因素是为了节约服装,提升破旧军装的使用率。故而施工现场干部战士的面貌,看着不像是军人,倒像是一群纯粹的工地民工。
第一天的工作热情十分高涨,施工效率也特别显著。二排交通壕的壕沟各班挖掘出四平米,一排和三排两个观察哨的基础土方挖掘出三分之一。
放眼施工现场,所有干部战士,都在争先恐后,干劲十足的作业,除了就餐时间作短暂休息,开工期间几乎没有一名同志坐下休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