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次看到一些鸡汤文、视频中有这样的描述,一个人要做到自律,需要制定严格的计划,列表执行,厉害者可以精确到分种。比如说,早上6点起床,10分钟穿衣,5分钟刷牙,15分钟做早餐,30分钟跑步。如此云云。至于这份表单是否有效我不清楚,但自己总是有个巨大的疑问挡在我去尝试的面前,让我感觉这样的计划过于不接地气,简单来说,就是这样的计划没有留给我浪费时间的机会。
说“浪费”显得过于消极,是啊,把时间浪费掉了,不怨你怨谁呢?倘若能反过来讲,是时间自己偷偷溜走的,或者更得寸进尺一些,说这些偷跑的时间,本来就是“隐形”的,似乎就更让自己自圆其说了些咯。
一直都想来给这些鸡贼的“隐形时间”定个性,我抓不到你们,还不能来数落数落么?这首当其冲的,就该是“睡觉时间”,它可是这里面的老大,不仅体型最为壮实,脸皮还巨厚,总是摆着一副臭脸,在你晚上熬夜、或者早上单手关闹铃的时候恶狠狠地指责你,“还不赶紧睡觉?谁让你昨晚熬那么久?”“你的大脑需要休息!”它总是有这个最为正当的理由,你不得不言听计从。当我听说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们每天只睡4个小时,就开始正式和这位时间大反派宣战了,原来这么多年,你都在用一个伪科学来当幌子欺骗我啊!——我虽然对做天才毫无兴趣,但倘若能每天能打游戏到凌晨4点,还是非常诱惑的——再后来又听说睡眠有自己的节奏,大概90分钟一轮,正常人每天睡足2轮足矣,还有听说“分段睡眠”的方法,每隔三小时睡觉20分钟,但我发愁的是哪里能找到随身携带的床。以至到了现在我仍然视“睡觉时间”为最大的boss,不管是睡6小时还是8小时,我都心甘情愿地让它隐形了去。但遇到休息日,一觉睡到中午、已然超过了8小时之后,这位当头老大就没有什么理由能再从我眼皮底下溜走了。
再者就要说一下“发呆”,我对它再熟悉不过,经常在工作、干活、甚至打游戏时候都会突然头脑放空,眼神失焦,注意力偷跑到另外一件事情上去,这不能算是注意力不集中,我更觉得是注意力被一件莫名的事物给勾走了,反而变得更加集中,很多新奇的想法都是在这种时候产生的,有些人把这称为灵感,赞赏称奇者大有人在。我自己非常珍惜这些突发的灵感,每次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会下意识深入进去,包括现在正在写的这篇文字,也是上午在工作途中突然发呆才想到的一个主意。这些突发奇想正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只不过它们要吸食我的一些时间,你说我能怎么办呢?
然后我要吹毛求疵一下,为什么这些自律计划表,都一起忽视了行动、准备时间,你从床上走到厕所,也不得需要1分钟么,也许你会说这都已经涵盖在计划内容里了,那这计划就显得太过死板了,容不下什么突发的情况可调整,比如牙膏挤不出、手纸正好没了,切菜割到了手指等等,这些就像日常一样每天都会蹦出一系列出来,除非有个24小时的佣人,否则真的很难每天做到计划中那样井井有条。
最后还要说一个隐藏比较深但我恨之入骨的敌人,我叫它“切换成本”,一种精神上的阻力,发生在每次我想要停下手里的事儿转去做新事情的时候,就会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和阻力。我之前和别人讲述这种感觉时打了个比方,大脑的工作机制和电脑有几分相似(其实电脑才是完全照着人体的机制来设计的吧),电脑的硬盘存储长期记忆,和大脑的皮质层一样;而电脑里负责高速运算的内存,就好比人脑里当前注意力焦点下的那些信息,我不清楚人脑里是否真的有专门这样一个功能区域,但当自己在深入思考一个问题时,真的需要高速往复地在有限的几个信息间穿梭联结。比如在写这样一篇和浪费时间相关的文章,我只能把和时间相关的知识、最近发生的几件浪费时间的经历装在脑子里,来回联想才能写的下去,一旦被旁人打断,让我去解决一个不相关的问题比如打一局农药,那么当我再回到这篇文章时,只能清空刚才那局农药的印象,重新装载和浪费时间相关的这些信息了。我深知这种事情的痛苦,就好比做事情的惯性,一旦开始,很难停得下来,不是因为手脚不利索,而是讨厌待会要重新开启时的那份阵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