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缘起
- 2017-10-12标记为想读的,2018-03-25还书时查了一下图书馆有这本书,晚上借来看了一下。
- 当天(2018-03-25)看了1个番茄钟,从1-59/223,全书计划4个番茄钟。
- 2018-03-26全书读完,用时4个番茄钟。
- 奥野宣之,苏萍译,2013年日文版,2017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江西人民出版社,后浪出版公司。
内容
序章
- 本书是《如何有效整合信息》(2008)的修订版。
- 《知识生产的技术》
- 别的整理法太广太深,只需一册笔记本,任何人都能活用信息
- 一元化笔记法的三个优点
- 简洁而简单,不会造成混乱
- 可以无压力地持续使用
- 自由度高,能够随意调整
-
知识整理时存在以下烦恼
- 对于搜集的信息无法运用自如
- 长时间思考也想不出好的构思
- 想把个人经验和学习过的知识用于工作中,但很困难
chap1 一册笔记本建构的知识生产体系 1/223
- 将所有信息存储在笔记本中
- 笔记本会成为你的素材库
- 素材库的产生:一册笔记本的汇总效应
- 无论何时何地都只需一册 GTD里的收纳
- 找到记录和查阅的窍门
- 令你毫无压力、轻松创意的方法
- 大杂烩带来的启示
- “看似可用的用不得,看似没用的尽可用”
- 把别人领域与自己的擅长的领域结合起来
- 不一定全要实用,要有兴趣,这样才会多看
- 根据生活方式选择笔记本规格
- 根据用途选择笔记本
- 自己亲手整理的信息才能活用
chap2 一元化笔记法的三条规则 29/223
-
三条规则
- 规则1 一元化(所有的东西都记序在一个本子里)
- 规则2 时序化(从头开始按顺序使用)
- 规则3 索引化
- 不分类别,尽情记录
- 笔记本是个大玩具箱
- 不分类的话,查找时间短,因为你知道只在这个容器里,无需再去思考分在哪个类里啥的。
- 能确保信息不遗失的一元化
- 先记下来,稍后再粘贴
- 如果不方便拿一元化本子,先随手记下来,然后再粘贴到一元化本子上。
- 添加日期标签,按时间顺序记录
- 6位日期记录法 (
180325
这样的6位) - 箱子一满,就要更新换代
- 容量无限,便可以自由表达
- 笔记本是一幅长卷轴 (因为有时间贯穿其中)
- 将收录的信息索引化后提取
- 只要抓住线索,就能找到绝大多数被纳入笔记本的信息(相当于一本化是字典,再建一个索引规则,以后查找会方便)
chap3 高效率记录信息的书写和粘贴法 53/223
- 写清文字轮廓 (不要再次整理时,已经不知道写的啥)
- 用罗马首字母来略记(类似于英文书名简写UNP这样)
- 将常记的内容符合化(简写R表示阅读相关,T表示电视相关)
- 私人记录也可依序写下(毕竟生活除了工作和阅读之外,还其它五彩缤纷的生活)
- 用“葱x火锅式”笔记采访自己
- 内容和自己的感想分开标注(圆圈表示客观事实+五星表示主观感想)
- 新知就在日常疑问之中
- 体现使用节奏的分隔线
- 附上标题,方便查找(没想好的话,可以先空着)
- 空一行书写,以便再加工(我以前对于留白不太在意,现在要重视)
- 根据场合使用不同的笔(不一定非要死板的规定用哪种颜色,有区分就好)
- 改变心情的“超黄金地段”使用法(第一页和最后一页不写,留着写这本最重要的内容,愉悦自己)
- 在书脊和切口处写上序号
- 先贴为妙
- 用纪念品存储谈话内容(随手记,可以用酒店或咖啡馆的纸巾啥的)
- 原封不动地粘贴A4资料(在A5本子上对A4纸进行折三折就可以粘贴进去)
- 新闻只粘贴选段
- 纸质媒体本来就是为了被剪切而生的。
- 帮助记忆的标记
- 从报纸中收集基础资料
- 从周日版报纸上剪下综述和书评
- 用腰封和补充卡片来补全笔记(这样能促发自己思考,这本书是看过的)
- 用照片补充记录
- 万能的透明胶带
chap4 孕育创意的生活日志 103/223
- 用日志留住未经加工的生活
- 生活日志是指对日常生活和人生感悟的记录。
- 日记重感悟,日志重事实
- 通过手写保留原汁原味
- 主动决定何时记录
- 睡眠时间S
- 吃过的东西E
- 读过的书R
- 日常记录的三大优点
- 消除选择带来的压力
- 顺带启动思考
- 促进深入写作
- 记录使人快乐
- 将收集到的素材用于知识生产
- 多样化素材孕育奇妙组合
- 知识生产需要琢磨
- 需要尽一切可能把所有触动内心的信息不断记录在笔记本上。
- 笔记本就是另一个自己
- 比起结果,更重视对过程的评价
chap5 帮助活用素材的知识生产技巧 125/223
- chap4告诉我们,笔记不只是用来查阅信息的,还希望与工作成果相结合。
- 创意是对既有信息的重组
- 吸收先于运用
- 《创意的生成》里5步
- 收集--积累常识与作为研究课题的知识
- 咀嚼--阅读、回想、深入思考积累的信息
- 发酵--脱离课题,在潜意识层面思考
- 顿悟--创意的诞生
- 具体化--将创意化为成果
- 《创意的生成》里5步
- 用普通食材做出美味料理
- 【1.收集】信息的输出从笔记开始
- 主要记录以下发现之事,疑惑之事,在意之事,所思所想。
- 日常思考的潜在价值
- 不是有思才写,而是为写而思
- 不是仅仅只是给了结论,而是让自己深入思考。【lionel评,这个确实要注意】
- 笔记是在向自己的思想致敬
- 多思考并记录自己想法
- 将私人记录变成素材
- 作者宝贵的财管,并不是这个笔记本或整理法,而是他的思考的关联性,这个应该是由工作或其它什么渠道训练而来的吧。【lionel评】
- 直觉的重要性
- 不仅要记录去哪,还要写下为什么想去那?
- 不仅要记录素材,也要把不知为何觉得不错的内容记下来。
- 带着问题意识坚持记录思想
- 企划的构思;企划带来的启发;企划的问题与烦恼。
- 【2.咀嚼】带来新发现的无目的重读
- 带着如何将其运用到现在处理的工作上的视角去看自己的笔记。
- 通过加工向创意“匍匐前进”
- 重读笔记时,尽可能留下痕迹。
- 以不同视角观察同一个事物
- 交叉参考笔记
- 在各个不能笔记之间,建立关联。
- 【3.发酵】使用卡片重组信息
- 使用大号纸张移植信息
- 最主要的还是先确定输出的主题。
- 复印件的拼贴法
- 把相应信息不是手写或摘要,而是直接复印出来拼贴。
- 【4.顿悟】动手,使想法更上一层楼
- 相信自己凭感性制作的笔记
chap6 方便自由参考的笔记索引化 173/223
- 纸面信息也可检索
- 只要是自己亲手记录的内容,就不会轻易忘记。
- 10年后也能查找的数据库
- 作者在电脑上建立的索引。
- 对索引数据去芜存菁
-
只对重要的数据建立索引
- 认真书写的读书笔记
- 想重读的书评
- 特殊考虑过的事情
- 较长的构思和设想
- 旅行和远足的游记
- 演讲或研讨会时的笔记
-
只对重要的数据建立索引
附录 让笔记本物尽其用的创意集 185/223
- 笔记本的个性化
- 推荐使用的文具
- 三菱Power Tank
- 派通Tradio PulaMan
- 派通中性笔
- 百乐Timeline
后记 217/223
- 2008年写的第1稿,2013年11月虽说是修订,但更像是重写。
出版后记 222/223(2017年9月)
履历和收获
- 2018-03-25
- 读完第1个番茄钟1-59/223,读完了chap1和chap2,意思就是gtd的概念纸质化,同时尽量写在一个本子上,这部分我也在做着。建立索引这个没讲呢。
- 读完第2个番茄钟60-114/223,内容是chap3主要讲了将信息纳入笔记本,但后面的地方不太管用,我主要看纸质的比较少,但一般在飞机或外面,确实也能看到不错的书评,只是通过拍照的方式,并没有剪下来。
- 2018-03-26
- 读完第3个番茄钟115-158/223,chap4主要讲的是“信息记录”方法,chap5虽没有读完,读了大半部分,对信息的生产,所以而言,chap4和5两章是本书的重点,也是我要值得读的地方。
- 读完第4个番茄钟162-223/223,附录的文具兴趣不大,chap6主要讲的通过execl这种电子形式建立索引(不仅是对笔记本,只对笔记本里的内容)。
- 收获
- chap4和chap5对于我的目前的笔记整理和信息生产是个改善吧,我可能信息生产参考得还不够。
- 但序章里的提到的烦恼,我个人觉得本书并没有解决,但那三个烦恼,本质上是需要持续行动和刻意练习的,也不是一本书就能解决的,还是自己多实践,多思考,多琢磨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