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经历过风霜的男人,虽然从外表看,他还是个光鲜的明星。
有两件有关他的事让我记忆犹新。
第一件是个广为流传的传说,说他写出《洛奇》后,便四处寻找愿意拍摄此片的导演,有的导演看不上这个故事,有的导演愿意花钱买剧本,但他说:“我还要做主演。”这样,足足历经1855次拒绝后,他才如愿演出了自己编写的剧本。接下的事我们都知道了,《洛奇》成为拳击史上最著名的系列电影之一。
另一件显得更真实,当他进入拳击名人堂时,是有史以来入选名人堂的第一个非拳击手。那天,纽约的街道还下着雨,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人们的情绪。在现场,对着成千影迷和拳迷,他发表了令人振奋的演讲,他这样说“......在我心里,我从没把自己当做一个拳击手,我没有拳击手般的技巧和天分,我对于拳台四角的理解全部来自人生之中。......那就是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不在于你挨过多少记拳头,而在于挨过这些拳头后,你还能站起来,继续前行。这样,你虽然无法成为拳台上的世界冠军,但你还是你生活的冠军。”
有时走在冷雨纷飞的路上,感到周身寒冷时,我就不由想起这段话,想像电影中的洛奇那样在雨中跑上几步,挥动几拳。
我曾经想把整篇演讲都翻译出来,留给女儿以后看。但我又想了想,热情便慢慢熄灭了。我想在她的未来,必然会有自己的生活,必然会遇到比我更合适的教师和教练。
但我自认为,可以做一个不说话的陪练。孩子在心理上对父母挥出的每一拳,都需要父母为她拆解。假如自己的父母不能忍受,觉得自己被袭击了,对她大喝一声:“你干什么呢?”“你怎么老这样?”那么,这一拳,以后她就再也打不出去了。每当她举起拳头,准备应对未来的挑战时,她的拳头看似变的有力了,但那个威胁的父母、那个不能忍耐的父母,就会浮现出来,限制着她,不敢进行思考,这又怎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呢?
我想,比起教训别人,这倒是现在的父母,最应该考虑的一件事。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