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外国文学
神宠和幻灭:纪德三部曲评

神宠和幻灭:纪德三部曲评

作者: 溪水旁 | 来源:发表于2017-04-12 18:31 被阅读18次

    来自豆瓣

    1

    纪德的小说里下面三本常被放在一起:《窄门》、《背德者》和《田园交响曲》。这三本小说,都以"道德"为主题,而且写作方式上的共同点,那就是都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但是这里的“第一人称”与人们所常见到的那种“第一人称”非常不同。

    通常用第一人称来写的小说,叙事者不仅要承担完全说真话的义务,而且还要对所述之事具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态度(尽管他拥有的只是一个非全知的视角)。但是,上述这两点被纪德改变了。

    在这三本小说中,叙事者“我”不仅在叙事时一再掩饰自己的意图,而且在必要的时候还尽量的撒谎,这可不是一般的掩饰和撒谎,而是一种有目的的、蓄意的掩饰和撒谎,是尽量用沉默来说出不能说出口的真相,或者用不停的说话来保持不得不进行下去的沉默。

    《背德者》中的“背德者”掩藏自己的同性之爱,《窄门》中的杰罗姆则掩藏自己忠贞爱情中的情欲(或者还有更深层次的肉欲),而《田园交响曲》中的牧师尽量掩藏自己的不伦之恋。这里不仅是对故事里的角色掩藏,而且是一本正经地向读者掩藏!就像卢梭那本不真诚的《忏悔录》。

    这三本小说里,《背德者》最有趣,《田园交响曲》最让人惊异,而《窄门》则最让人心寒。因为《背德者》中的同性之爱虽然为世俗道德所不容,仍然可以为人理解;《田园交响曲》中的不伦之恋虽然很卑劣,仍然能够为人所同情;而《窄门》中的那被压抑的情欲所造成的美好生活的幻灭则让人难以接受。

    2

    生于一八六九年的纪德,活了八十二岁,被人称为二十世纪的歌德(同样很长寿)。据他的传记作者说,他一生所受到的影响大部分来自于歌德和王尔德——王尔德也受歌德的影响。而歌德又受到了谁的影响呢?是斯宾诺莎!歌德一生都读斯宾诺莎,歌德在他的自传《诗与真》里谈论斯宾诺莎时,说出来下面这一句发人深醒的话:

    “我们的肉体和社交的生活、风俗、习惯、世故人情、哲学、宗教乃到偶然发生的事,一切都要求我们要节制自己,许多我们本性所具有的东西,我们应尽量压抑,我们需要从外部拿来以补足我们本性的东西又难得获取,但那些对我们来说陌生和无用的事物又纷至沓来。我们辛苦得到的才能、天资在我们还没有对它们了然的时候又被别人所剥夺,致使我们——先是部分的后是全部的——抛弃自己的本性。”

    《窄门》中这个“纯结”的爱情故事的主角阿丽莎,就是因为宗教的原因而泯灭了自己的本性,一心向往“神宠”的幸福,以致把人世间最美好的爱情奉献给了孤独。对她来讲,人世最大的幸福就是“神宠”,而要得到这种神宠就必须从“窄门”中穿过。而这“窄门之窄”窄到无法容忍两个人同时穿越。

    因为阿丽莎的目的是神宠的幸福,所以爱情对她来说是方法而不是目的。她所拥有的爱情只是旅途,在这个旅途中,两个人要顺次而行,一个牵着另一个人的手,累了互相勉励,困了相互持守,既不能回头也不能停留。他们要像歌德所说,把自己本性所具有的东西(情欲和肉欲的)尽量的压制,把从中得到的经验驱除,以那些外部获取的无用成见(宗教信条的小册子)来填充自己的头脑,让自己的爱情——空洞又沉重——不再前进分毫!死前却难免遭遇最大的痛苦——幻灭!这个幻灭就是纪德在《窄门》所要表现的主题。

    从自己的内心寻找智慧,遵从自己的本性善待快乐,其实也是斯宾诺莎伦理学的本质,也是他之提出“自因”这个著名概念的基础。如果我们再仔细的考察一下,“本性”的观念在卢梭和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都有其重要的地位,甚至在尼采的“强力意志”中也隐隐的呈现。而且也只有遵从人的本性,才能使“最坚定的乐观主义”和“最无畏的悲观主义”在穹顶处完美结合,任何有违人本性的东西都不可能带给人最幸福的伦理学。

    《窄门》中的幻灭其实是双重的,一个是阿丽莎对神宠的幻灭,一个是杰罗姆对爱情的幻灭。这个双重的幻灭就像是赋格曲中的主题和答题一样在本书中不断追随、密应,交融在一起,最后所形成的结局让人百感交集。纪德在写小说的时候非常喜欢借鉴音乐的创作技巧,书中有许多“呼应和对答”的情节,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而且据他自己说他那本《伪币制造者》就是模仿巴赫的《赋格的艺术》而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神宠和幻灭:纪德三部曲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am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