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不断精进,电子读物代替了纸质媒介的呼声,甚嚣尘上。碎片化的阅读给人们带来了海量的信息,让人们无所适从,丧失了千古以来沿袭的求知求真的阅读传统。在我看来,分工越来越细化的知识型社会,恰恰不需要的是浏览与检索式的知识积累方式,而是古人那种“纯而不杂,执心一处“的阅读方法。
经常听到这样一种声音,从事视频与影像的制作者,以后不再需要读什么纸质书了。
无论从哪一种角度来看,中国的年轻导演要想拍出世界一流的电影,首先得多读书。这不是空穴来风的冲动之语,而是国际电影界早有先例。
例如,土耳其著名导演努里·比格·锡兰,他是戛纳电影节常客与获奖专业户,而锡兰电影作品大部分灵感来自契诃夫的小说;伊朗导演阿巴斯,为全世界电影迷耳熟能详的一个大师,他拍片之余,几乎全用于阅读,并且读得最多的是波斯古典诗人,阿巴斯电影中对生命本身的哲学思考,以及诗意中洋溢出的那一缕柔软之光,这完全来自于他长年阅读伊朗古代诗人而受滋养的一个结果。
别想摆脱书,我们阅读,不仅是跟那些已经离世的作者进行一次精神与心灵上的交谈;更重要的是,我们阅读,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