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慢下来朗读,在朗读中遇见

慢下来朗读,在朗读中遇见

作者: Claire远秋 | 来源:发表于2017-04-22 18:21 被阅读50次

    朗读,用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语音呈现一篇美好的文字,给自己,给喜爱的人。这般雅致、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情感表达,在今天听起来确实怪怪的,更有些虚度光阴的嫌疑。

    被快消文化和实用主义裹挟,对于阅读,我们带有目的性是必然的:1.速度,2.记忆框架,3.认知提高,这三点应该是读书的新常态了。看书前得先问自己:我读了这本书后,能不能多搞定一个问题?可不可以产生新颖的商业想法?能不能快速升职?要是不能,还不如去跑个步做份PPT。

    连阅读的选择都避开了“无用”之书,何谈去朗读,自己不需要,更无倾听者。如此自带“仪式感”的表达方式,其实是我们每个人表达的天性,拥有特殊的灵性和力量。

    最近很喜欢董卿的《朗读者》,形式和理念都清新脱俗,嘉宾有艺人、作家、企业家等各行各业的人,他们有的甚至说着拗口的普通话、腼腆又拘谨。但当钢琴声想起,饱含情感的故事从朗读者口中缓缓铺陈开来,倾听者面对的是一个个生动的灵魂和自己心中隐藏的情怀。安静聆听一个人诉说的故事,就仿佛路过他的一生,也释放了自己的情感。

    濮存昕毫无掩饰地把小儿麻痹的自卑诉说给倾听者,徐静蕾止为姥姥和童年朗读,郑渊洁告诉父亲:只要你活着,我就一直写故事……朗读是一种稳稳的安静的力量,朗读者的一字一顿或一声叹息,与此刻倾听者相遇,产生恒久的感动和温暖。

    濮存昕儿时外号是“濮瘸子”    朗读老舍的《宗月大师》感恩给他第二次生命的恩人 “怕儿子”的联想柳传志希望儿子“有理想但不理想化”

    经典电影《成为简奥斯丁》中,20岁时初学写作的Jane,在闺蜜婚礼上朗读自己的婚礼祝福,显得兴奋又害羞。后来经历了私奔,却因无法忍受抛下父母的良心谴责而最终放弃,潜心写作。她成名之后,为公众朗读《傲慢与偏见》,平静的语调下是岁月的沉淀和释然。

    凯特·温丝莱特的《朗读者》/《生死朗读》更是讲述了相差21岁的迷茫男孩和集中营女看守,通过朗读萌生的畸形、罪恶却真实的恋情,在纳粹的绝望阴霾下,朗读给这个残酷的时代披上了温柔的外衣。

    凯特温斯莱特在《朗读者》中杰出的演技让人难以忘怀

    朗读者的情感输出,其实是对自己过往、未来、痛苦和热爱的浓缩,折射出当下的状态和心情。

    中学时参加新加坡的很多演讲比赛,在无数次推敲声调、停顿和语速变化中,我发现朗读者自己对文稿的理解,在每一次的练习中得到了新的感触和升华。朗读,也是帮我们内化(internalise)知识和认知的过程,就是真正把读的东西变成了自己的。

    记得小时候睡觉前,妈妈时不时会为我朗读一些杂志和小说,那些具体的故事也许已经淡忘,但是故事里的情感和道理却植根在我幼小的心灵。就像人一辈子读过的书,并非都有用,也未必能记住,却早已融入了你的性格与思考,变成了现在的你。

    妈妈有一次给我朗读冰心的《小桔灯》,二年级的我当时并不知道冰心是谁,只对“小桔灯”这个东西觉得好奇。她捧着书,在台灯下为我朗读,时光似乎一下子放慢了脚步。我还记得那个穿草鞋的小姑娘,用半截红蜡烛做了小桔灯,送给冰心:“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桔灯照你上山吧”。这种黑暗里的“希望感”,在每次想放弃的时候,都能给我再多坚持那么一点儿的力量。

    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

    朗读,用慢下来的心,

    捕捉瞬息即逝的灵感,放下急切和忙碌,

    品味一段文字,邂逅一种人生,

    不功利不急躁,

    只为尊重心中隐藏的情怀。

    慢下来朗读,在朗读中遇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慢下来朗读,在朗读中遇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bg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