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玩鉴赏
藏界高价多在瓷器,瓷器却难辨真假。

藏界高价多在瓷器,瓷器却难辨真假。

作者: 艺术收藏陳总 | 来源:发表于2018-07-13 20:18 被阅读17次

对自己的藏品怀着坚定信念的藏家,往往有两类,一类是已经吃进大量仿品,花了不小的资金,到了宁可信其真而不愿认其伪的自我陶醉地步的收藏者;

另一类是具有较高鉴赏眼力对自己藏品的真伪和价值有清晰判断的真正收藏家。这也是收藏给人带来无限乐趣的地方。

如果古玩像百货公司的商品那么清晰,真伪一目了然,比的不是眼力而是财力,那收藏也失去了最诱人的乐趣了。

为什么很多电视鉴宝栏目见不到顶尖的藏品,也是这个原因造成的结果,因真正的大藏家对自己的藏品本身有很精准的认知度,他不会再拿出去让人评头论足的,而只有那些似懂非懂,偶尔得到一件东西,不知就里,又满怀希望的人才会将它送去断真伪,这就是好东西几乎见不到的根本原因所在!

中国嘉德香港春拍,将一只汝窑杯托当成韩国瓷以500万港币的低价拍出,后经专家鉴定为北宋汝窑,与大维德所藏的汝窑杯盏托如出一辙。这是拍卖公司掌眼人眼力不足的结果。

类似的事,会经常出现在各大拍卖公司,断定一件古陶瓷属哪个品类,型是其次的,主要看它的釉、胎以及各种制作工艺。

在当时同一时期,各窑口对某种型会相互借鉴的,同一种型会出现在各种不同的窑口中。比如梅瓶,几乎所有的窑口均有烧制,故以型定窑口是犯了基本常识的错误。

在收藏古玩中,一些好心的朋友和家人对藏品的价值会产生怀疑的态度,并善意地建议:拿几件去拍卖公司拍一下,仿佛拍出了才证明那东西是真的,有收藏价值的。

其实,抱这种观点的人往往都是门外汉,用社会学的观点来判别古玩的真伪。而真正有眼力的收藏家是绝不会以此方式来判定一件藏品的真伪或价值高低的。

拍卖行拍出,并不证明此拍品的真实度没问题,拍出的价格高低更不能判定拍品的真正价值含量。

当然,有些企业家在自己不具备鉴赏眼力的前提下,借助有信誉的拍卖行收藏古玩,不失为一条好的途径,但真正有眼力的收藏家就不问藏品的出处和来历,不听任何动人的故事,只看东西本身的价值。

拍卖公司拍出商品的高低,只能佐证此拍品在社会上某一藏家圈中的认可程度而已。

而且,拍卖价的高低本身存在偶然的机遇,某一拍品拍出天价,正好遇上几位对此物特别钟情的买家,而也又都怀志在必得的欲望,天价也就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这还排除某些信誉不佳的拍卖公司的人为操作成分。

搞鉴定,把什么都说成假的,很容易,也容易显出自己与常人不一般的独到眼力。很多古玩界的“南郭先生”都如法炮制。其实,难就难在从千千万万的假东西中能一眼挑出真东西来!这才是眼力!

当然,对一位没开眼的古玩者来说,分不出其中的真假是可以理解的。

有的人说“瓷器的真假鉴别那么难,我就不玩了!”而我却认为“正因为那么难,才其乐无穷!”一条永远充满神奇而没有尽头的路,才是最富有探险和挑战乐趣的,瓷器之真正的魅力也就在此中!

笔者认为目前陶瓷真品和赝品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工艺区别。古今烧造瓷器的方式和方法不同。艺术感和审美角度也不同。做出的瓷器自然呈现了不同的审美观。

2、年代。真品是老的,赝品一般都是新仿品。

3、稀缺性。真品不可再生。赝品可以无限制生产。

4、价值。物以稀为贵,真品往往价值远远高于赝品。赝品的产生往往由于真品价值高而去仿制真品。

        尽管现今市场用反鉴定手法制出的高仿瓷器有些确实极似真品,鉴定者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古瓷与新瓷还是有区别的。

古代瓷器的纹饰及器物款识,其画法和刻法多自然流畅,新瓷尽管笔法熟练,但难免生硬、呆板,如同写字一样,一人一种笔法,各不相同,字如其人,仿字可以仿形,不容易仿神。

新瓷在仿制过程中会留有不自然的临摹痕迹。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古瓷青花款识深沉于釉下,新瓷青花款识似浮于釉上。

        古瓷由于长期受自然界空气尘垢侵蚀,加之气温的变化,使釉面分子散失,釉面开片紧密,而新瓷的开片呈崩裂状。

        由于古今制瓷工艺和胎、釉原料配方不同,古瓷缩釉处外缘翻卷,新瓷缩釉周围与坯体紧贴。有些新瓷仿旧虽可乱真,但仔细观察釉面的细微处,仍能看出破绽。

古瓷因年代久远,器物釉面光泽深厚温润,光由内发,这种光是自然形成的。

        新瓷往往釉面有一层浮光,光亮刺眼,或者说叫做“生性”,即使用消光剂或其他方法去掉表面浮光,也不会呈现古瓷温润的莹光,釉面会有无数细痕,发污,失去了光泽,也失去了神韵。

        古瓷的彩绘,颜色沉着含蓄,彩与胎的覆着粘接自然。但后加彩的器物,加彩的地方色彩特别鲜艳,光泽度强,显得刺目。

        再如古瓷中瓜皮绿色年深日久会泛银,器物表面有一层银光色,很自然,这种自然银光新瓷无法仿制。

        古瓷的金色,年代久远会磨损变色,或只留下痕迹。仿者金色鲜艳,不易剥落。古瓷上有后漆金彩的,仔细观察会有剥落的原来金色的痕迹。

此外,古瓷上金彩的颜色也不一样,清代道光十年(1 840年)以前瓷器上的金色一般是用金粉描绘,金色深沉,稳重。1840年以后仿制的古瓷是用金水描画,虽光泽度好,但不如以前的色深。

        区分古瓷与新仿制品一定要看底足。就如同名牌服装,一要看版式,二要看边角的处理.于细微处辨真伪。

一般古瓷底足露胎处其胎质有一种熟性.因年久有一些灰尘浸入,但灰尘已吃进胎内,与胎结合紧密。

        新仿品露胎处的胎有生性.其灰尘浮于表面,也有的是用胶与泥土混合粘上去的。有些古瓷由于原料的特殊性而显出独特的颜色.也是仿品所不能及的。

        如龙泉瓷胎体中含有较多的铁元素,烧成后器物的足部边缘呈现铁红色,称为“二次氧化”。仿制的龙泉瓷,器形、釉色均可乱真,但底足的做法却与古代不同。

        出土古瓷上的土锈会浸入瓷质内部,与瓷釉紧密结合,不易剔除。伪造出土瓷器上的土锈,有的是用胶与土混合粘上去的,如未用胶,则土锈质松,浮而不实,稍加碰击,锈斑就会刮落下来。

        古瓷叩之响声清脆,这是由于胎质细腻,胎性已熟。新瓷扣之响声短促沉闷,这是由于胎性生,就如同石料一样,讲究生坑或熟坑,生坑是指新开采的石料.有一种自然的生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藏界高价多在瓷器,瓷器却难辨真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bs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