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父亲节
今天是父亲节。在我的印象中,比起母亲节,父亲节似乎没有多少人去关注它。这也许是因为母亲的付出和贡献比父亲的责任和担当更伟大吧。
我的父亲,在他74岁那年就离开了我们。父亲的一生,就象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默默无闻辛勤耕耘了一辈子,养育我们兄弟姐妹6人长大成人。生活没有给他太多的享受,也没有过过什么“父亲节”,但他似乎很满足,走的时候显得那么平静,那么安详,那么坦然。我心里明白,他选择安静地离开,是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不让我们有过分的痛苦和悲伤;他想告诉我们,生,是生命的开始,死,是生命的终结,人,都要经历生与死的过程,这是宿命的安排,任何人无法逃避,也无须渲染。
写在父亲节
到了我这一代,我育有两子,他们也早已为人之父。 历史的进化,时代的变迁,给人们的生活注入了新的内容,赋予了“父亲”这个角色在新时代新的内涵和定义。但依我见,上敬父母(“敬”包含心存孝心,行必孝顺,孝心比孝敬更重要)、下育子女(“育”包含养与教,教比养更重要)、担当家庭、抱负社会是最基本的。每一个做父亲的,总是抱着”望子成龙”的希望,企盼下一代能健康成长,把子女培养成将来对家庭对社会有所担当有所作为有所奉献的人。我和所有做父亲的人一样,揣着这神圣的初心和责任,当儿子幼年时,省吃俭用,让他们能过上温饱的日子;少年时,严加管教,让他们能认真去读好书、上好课;青年时,想方设法,让他们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为成家立业打好基础。但是,由于历史条件所限,有些事力不从心,事与愿违,现在想想,对孩子们还是有所缺欠,时感内疚和不安。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眨眼,30多年就过去了,如今,他们也已经过了“三十而立”之年。回眸一望,自己已经老了,瞎操心也没用了。
写在父亲节
前几天,在与小儿子闲聊中,我感慨地对他说,如果我能活到70多岁的话,无非也只剩下3650天。十年,在人的一生中是很短暂的,一个人,能有几个十年呢?!我突然向他也向自已提到了三个问题:假如没灾没病的话,在这十年和你们相处的日子里,我还能为你们做些什么?我如何安排好自己的余生?你们如何看待我这辈子的最后十年?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在讨论和实践一个问题,就是当你老了的时候,要不要和孩子们一起过?我想,人生短短,父母子女能成为一家人,是前世修来的缘份和福份。如果真的有来生,也不可能再有缘相聚在一起。尽管老人与孩子在思维观念上、生活方式上有差异、有代沟,但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之亲、骨肉之情,是这辈子无法割舍下辈子无法复制链接的,今生今世应倍加珍惜。在几十年的日子里,作父母的,如何倾一份慈心,陪伴子女慢慢长大;作子女的,如何尽一份孝心,陪伴父母慢慢变老,这也许是人生中最值得探讨、值得留恋、值得回味的话题。每个人都会面临这个话题,你会怎么去回答去演绎呢?或许答案有许许多多的版本,但我认为,只要人人心存慈爱之心,怀揣感恩之念,父母子女之间,就没有什么不可沟通的话题,没有什么不可改变的生活方式,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代沟!
写在父亲节在同龄人中,从外表看,我长得显年轻。很多人都以为我只有50多岁呢!这不是恭维我。很多人也问我,你身体保养的这么好,有什么养生秘诀?我说,我不会刻意去注意什么养生,一生喜好抽烟,不会喝酒,不会打麻将,极少出入娱乐场所,不喜欢旅游,不爱好运动,业余兴趣就是摄影(在我眼里,到处都是风景),偶尔写点随笔、散文之类的东西,孤芳自赏罢了。还有书法,以前有学过,刚要入门就搁笔荒废了。唱歌,偶尔学几首民族唱法,自娱自乐,可再唱也是“涛声依旧”。总之,自我总结,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年轻的首要因素。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把帮忙家务、照看孙子当成享受天伦之乐;乐观向上,宽宏包容,不计前嫌;乐于助人,坦诚相见,直言不讳;低调做人,认真做事,即便每年不过父亲节,都能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父亲节之际,我想说,希望每个做父亲的人,都能担当起自己应有的那一份责任!愿天下的父亲们节日快乐!永远年轻。
写在父亲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