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在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答非所问?怎样去回答问题,才能让我们自己不被成见所干扰?对于问题的回答,反映了我们的一种怎样的情感倾向?这又怎样来避免呢?
1、答非所问的诱惑
如果仔细回想起来,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一些答非所问的例子,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就不少。
老爸:你为什么总是没有办法存下钱?
我:最近比较忙,比较焦虑。
上面这个例子就是一个典型的答非所问的例子。我爸问我“为什么存不下钱”,一个正确的回答应该是“我的钱到哪里去了”,而不是去说我的心情怎么不好。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无厘头的对答呢?是因为我在刻意回避吗?
又认真想了一遍,才发现这个答案是自己的一个下意识的回答,完全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但是这个肯定不是自己有意识回避的结果,因为回答问题的时候,我的“意识”根本就没有参与进来。
按照《思考,快与慢》这本书的解释,我老爸的问题属于那种很难的一类,所以我的大脑完全不知道究竟应该怎么去回答,这时候大脑刚好把“缺钱”和“焦虑”联系在一起了,所以答案也就脱口而出了。我通过了一种不知道什么样的方式,将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简化了——遇到“困难任务”,我们经常会偷换概念,并且很多时候我们是在不知不觉中这么做的!
2、怎样回答问题,才能避免成见的干扰?
到这里,想起了以前央视采访时问过的一个神级问题——你幸福吗?
这个问题就属于那种太难的问题,其实受访嘉宾各种目瞪口呆、出乎意料之外的表现也说明了这一点。我们这里不来讨论央视问问题的水平如何,而是想说明一点,对于这种太复杂的问题,如果在此之前用一个“替代问题”来做干扰,得出的答案可能完全不一样。
比如以下三个例子:
1、你上个月有多少次约会?你幸福吗?
2、你上个月收获如何,工作上有进展吗?你幸福吗?
3、可以通过一些事情来告诉我,你幸福吗?
不同的问法勾起了被问者不同的记忆。不过,如果提问者的目的真的是想通过问题,来评估被问者的幸福感如何,显然只有第三个问题是合格的,其他的问题都太有诱导性了,这无可避免地会引入回答者的成见,让问题的重点发生改变。
3、对的答案重要,还是表达态度重要?
这里谈的都是一些理性行为,不涉及到情感因素,这显然也不太现实。心理学家保罗.斯洛维克认为,人们的好恶决定了他们的世界观。尤其是对于比较中性的事情时,更能说明这一点。就像同样是半杯水;有人觉得“真好,还有半杯水”,有人会发牢骚“哎,只剩半杯水了”。
最近《奇葩说》栏目里,辩手马薇薇炮轰姜思达这件事在微博上闹得沸沸扬扬,当然,这是一次被允许的观点表达,表达的自由很重要;但是,这种观点的表达是不是只站在了某个立场,因而缺乏公共辩论的价值?
态度和立场的表达固然重要,对于答案所持有的保留态度也应该有。毕竟,信息不对称是无时不在的。在新闻传播学里,没有“真相”一说,有的只是“事实+角度”。
所以,在我看来,对的答案不重要,对于现有答案的质疑和基于不同视角观感后的修正,这才是最重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