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周落下帷幕,标志着今年美国大选最后的角逐即将开始。特朗普动用家族力量为其“呐喊”助阵,成为一时谈助,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发言同样受到了舆论关注。民主党指责蓬佩奥破坏惯例,并可能对蓬佩奥的行为是否违法展开调查。
在蓬佩奥短短几分钟的吹嘘总统的视频发言中,一如继往的充斥了妖魔化中国的惑众言论,其中一句话很有点耸人听闻:特朗普总统掀开了中国共产党掠夺性侵略美国的面纱(he’s pulled back the curtain on the predatory aggress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这让人不由的想到了今年7月份他在尼克松故居发表的对中国的“新冷战”宣言,郑重宣告美国自尼克松时代开启的近五十年的对华“参与(Engagement)”战略失败,从当年中美“跨越大洋的握手”开始,深刻影响了当代世界格局的长达半个世纪的中美“参与”的历史进程,就这样被他随随便便的给否定了。对蓬佩奥们来说,历史真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蓬佩奥们疯狂的攻击中国,除了服务于特朗普政府竞选连任的政治目的,也反映了笼罩当下美国政界、甚至美国社会的对华敌对气氛。引发我的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对历史的认知和解读的问题,历史认知到底有没有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对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利益攸关方会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视域”,会做出不一样的解读。
中美在半个世纪的交往过程中,互相影响,彼此渗透,“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不可否认的是,双方都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我们多数中国人不会否认对美国怀有特别的好感,否则美国也不会成为中国人留学移民的首选目的地。但是当下的美国民众对中国的看法却在两年之内出现了反转,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rch Center)今年上半年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美国民众对中国好感度降至历史新低,约三分之二受访者表对中国持消极看法。
将美国民众对中国看法的变化,简单的归咎于特朗普政府不遗余力的妖魔化中国的宣传误导,是肤浅的看法。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民众总体而言无疑是高素质的,很难想象那么容易被虚假的宣传愚弄和煽动。
很显然,当下的美国政府对中美关系的历史做了与我们不一样、也与以往不一样的解读,中美关系走到今天的“新冷战”的地步,不是历史的偶然因素使然,我们不能将特朗普现象看做中美关系发展进程中偶然出现的波折或障碍,而忽视了中美大国关系中蕴藏的根本性的对立冲突。我们是想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人家是想“历史终结”于美式民主,想“拯救世界”;我们想和平崛起,人家却看到了“修昔底德陷阱”;我们着眼于得,人家却着眼于失,着眼于想得到而没有得到的,就像蓬佩奥在尼克松故居的演讲中所言,中国没有如美国所预期的变成美国那样自由民主的国家,所以美国的对华战略失败了。
所以,审视历史的视角不同,结论就大相径庭,“满口谎言”的蓬佩奥未必认为他是在信口雌黄、歪曲历史,当然你也可以说他已经相信了自己编织的谎言。美国的共和党与民主党之间的争斗在特朗普执政期间就像好莱坞大片的剧情一样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如果说美国两党之间还有什么一致的重大利益或共识的话,那大概就是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遏制中国的崛起。美国两党对华敌对的态度代表了美国精英阶层对中国的态度。所以,以蓬佩奥为首的美国政客们是在代表美国的精英阶层,以与我们不一样的视角在看待中美关系的历史,以他们今天所处的“视域”在审视尼克松的政治遗产。当然,为了其政治利益,美国政客们需要将中美关系的历史做政治化的解读,但是这个政治化的解读却是基于美国精英阶层的看待中美关系的一致的立场。
这也印证了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的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是当代人根据当代人的需要、站在当代人的立场来解释的历史。不仅对历史事件的解读会与时俱进,不同的利益攸关方也会因为视角不同、利益不同对共同经历的历史做出不同的解读。比方说,对二战期间战胜纳粹德国的历史,今天俄罗斯与欧美的解读就不太可能一样。对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今天的英国与狄更斯写《双城记》那个时代,就会有不一样的解读,今天的英国中学课本上将参加法国大革命的民众称为“暴民(mob)”。更不用说对俄罗斯十月革命的解读了。
所以,我们应该呼吁美国政客们从理性的视角看待中美关系的历史,看待中国的崛起,而不是一味强调客观公正的视角,这样更具有现实意义。所谓理性的视角,就是不能只看到你的利益,也要看到别人的利益;不能只是你一家独大,也要允许别人与你竞争,甚至挑战你的国际地位。
美国的精英阶层当然不可能都是特朗普蓬佩奥之流,不乏有理性视角者,著名的像有“休克疗法之父”称号的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就经常公开批评特朗普政府与中国为敌的政策,公开撰文为中国辩护。针对蓬佩奥在尼克松故居的讨伐中国的演讲,杰弗里.萨克斯撰文痛斥蓬佩奥要挑起一场“邪恶的对华十字军东征(Unholy Crusade Agasint China)”。杰弗里.萨克斯这样的人代表了真正高素质的美国精英。但是让人沮丧的是,这样理性的声音没有成为美国舆论的主流,难以对美国的民意发生大的影响。
既然说到了民意,就谈几句民意的话题。特朗普是民选总统,理论上说,代表了美国相对多数民众的民意,即便考虑到美国的选举人团制度,美国大选的结果也大致上代表了近半数选民的意志。特朗普政府疯狂攻击中国的做法让我们认识到美国政府正在一步步失去理性,但是我们能说美国的近半数的民众都是没有理性的吗?如果特朗普政府不是一个理性的政府,只能说这个政府代表了美国选民中非理性的那部分民意;如果特朗普今年又靠打中国牌胜选连任,只能说在美国主流媒体的推泼助澜下,特朗普政府煽动的反华情绪已经在美国的民意中像新冠病毒一样蔓延开来,非理性的民意压倒了理性的民意。当然,我们不希望那样的情况发生。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特朗普的那些“红脖子”粉丝们也不会认为自己不理性,更何况美国的精英阶层。
我们其实不需要多么深入的思考,也能知道舆论在民意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舆论即能代表民意,也能塑造民意,尤其是当舆论迎合了民众的不满情绪时,非理性的民意就迅速形成了。而事实证明,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就是成功的利用了舆论煽动民意、操控民意、绑架民意以达到其政治目的。就像希特勒绑架了德国民众的民意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今天的特朗普正在绑架美国民众的民意,发动对中国的新冷战。
不过,特朗普政府绑架民意的代价是,美国未来的命运将难免被由他们煽动起来的民意绑架。
让我们抛弃幻想、拭目以待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4399328/189e85c9201fe79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