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共读第39天

《论语》共读第39天

作者: 清风明月无须等 | 来源:发表于2023-08-12 09:27 被阅读0次

今天是学习第十三章的第三天,经过两天时间大家感触比较深的已经分享,感触不深的都不愿意提及。像比昨天,今天的收获悄悄欠缺些。

向学姐就“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这句,谈到教育孩子的事。我们做家长的当孩子行为不和我们意时,我们总是批评他,而没有想想,我们教过他如何做了吗?比如,情绪管理方面,我们没有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更别说管理情绪了。可是当孩子有了情绪问题时,我们又一位的指责。所以,以后要教会孩子做事做人,否则就是弃之了。

越读越发现,章节编排的用意。比如第10、11、12、13则,前三则是讲孔子、贤人、圣人治理国家都是很短的时间会有效果,而最后一则是讲他们之所以有那样效果的原因,那就是“正其身矣,与从政乎何有?“作为治国的领导者如此,那么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导者,作为一家的领导者,也应该如此。作为一家的领导者——家长,应该怎么做呢?这让我想起刚看的一个视频,说现在企业发展,要找第二曲线,作为父母也是如此,那么父母的第二曲线又是什么呢?成长自己,影响孩子。在物质匮乏的时代,家长为孩子打下物质江山。现在物质已经满足了。我们家长就应该打下精神江山。因为现在的孩子追求个性化,独立性,他们不再追求外界的认可,不再对一些东西唯命是从,但是他们本身又是特别脆弱的,所以这个时候,家长活出自己,让孩子在茫茫荡荡中有方向,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我今天分享的是,当孔子和冉有出使卫国,看到卫国人口增多了,这时,冉有问,人口增多了,再干什么?孔子说,使他们生活富足。冉有又问,富足后,再做什么?孔子说,教化他们。他们讲得是一个国家发展应遵循的次序。这让我想起马斯洛讲的人的发展,大题说是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当某一个需求达到满足后,不要凝滞于此,要超越,这样才能走得更远。比如,就现在来说,大家都能做到衣食无忧了,这个时候就应该跃升到精神层面了,不要仍停留在物质层面了,否则你一生都会陷进去而不知。

今天分享有争议的是“言必信,行必国,硁硁然,小人哉!“我们平时经常说,言必信,行必果,是褒义的,在这里,孔子认为是最基本的。这时,叶学姐提出质疑,孔子在上一节不是说诚信特别重要,为什么呢?

这样一问,脑子就发挥的有点过了。作为普通人,言一定要信,行一定要果,这很不错,但是孔子之所以不那么看好,是因为信与达比较,懂得通权达变更重要。因为有时固执于言、果,是不是从必、固、我,出发了,没有从更大的层面思考。迪学姐又结合王阳明进行了阐述,最后经如学姐澄清,大家理解透彻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共读第39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jx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