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质素”是在同事的耳中,就在上周。不好意思,我要承认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词,当时我还不知羞耻地纠正她的措辞,“是素质吧?” 汗颜啊,抱着学习的心态我去互联网上查询了”质素“,与你分享,共同进步。
名词解释
【质素】指非生物或者生物的原有特质。“今天所用「质素」乃外来词 predisposition 的中译,意为「生而具有的性质」,在清末民初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
【素质】一词是大陆发明出来的概念,指人的人的行为操守(例如: 随地吐痰的人,被称为“素质”差)。 若细细体会, 此处的含义已经同上述“质素”的定义有所不同。
不过,受到大陆词汇的影响,港澳地区已渐渐开始用“素质”一词来代表“质素”,或者出现用“质素”来代表大陆发明的概念“素质”。 也就是说,渐渐发生“素质”、“质素”概念不分的情况。
当【质素】指事物的本质物理特性的时候,便与【素质】毫无关系。例如,香港的“空气质素”, 在大陆地区并不叫“空气素质”, 而叫做“空气质量”。
【质素】是自香港的舶来词么?非也!
据香港文字研究者容若的研究结果:【质素】并不属港澳粤语,也非【素质】的颠倒用语 ,以下为容若的文章引用。
查「质素」一词,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可谓「未有港澳,先有质素」。它最早见於刘向《说苑.反质》,原文是:「孔子曰:贲,非正色也,是以叹之,吾思夫质素,白当正白,黑当正黑。」此后史不绝书。然而,古人用的「质素」,义同朴素;亦引伸作文辞平实解,《文心雕龙.议对》:「后汉鲁丕,辞气质素,以儒雅中策,独入高第。」直到清代中叶,文人笔下的「质素」跟今天所用迥然不同。
今天所用「质素」乃外来词predisposition的中译,意为「生而具有的性质」,在清末民初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例如,章太炎《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炭也,铅也,金刚石也,此三者质素相同,而成形各异。」李大钊《什麼是新文学》:「一般流行文学中,实含有很多缺点,概括讲来,就是浅薄,没有真美真爱的质素。」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十)》:「他也富有实行的质素,法国作家所常有的享乐的气息,在他的作品中是没有的。」他们所用的「质素」,都是这个意思。一九三六年出版的《辞海》,收了「质素」一词,并附英文原词,其释义为:「生而具有的性质,与言先天性或固有性相同。」今天港澳所用「质素」,来龙去脉如此。换句话说,「质素」本来就是全国通用的,怎可以说成港澳粤语呢!
其实,「质素」在大陆一直用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改编《辞海》,才把它颠倒为「素质」 , 并删去英文原词。稍后改编《辞源》(只收0PIUM战争前的古词),就不收「质素」,只收「素质」。七十年代出版《现代汉语词典》,「素质」正式取代 。
「质素」而定於一尊。
可以说,由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大陆出版的辞典,都是没有「质素」的辞典。某些广州人对「质素」一词有点陌生,以致误认是港澳粤语词,说不定与此有关。
踏入九十年代,大陆开始有了转变:《汉语大词典》收了「质素」一词。上面所举诸例,大致上可以在这部辞书查到(只是欠了属於外来词的原文predisposition)。奇怪的是二二年出版的《广东粤方言概要》,竟指港澳人士把「素质」说成「质素」(并见该书页二一五),掩盖了「质素」一词长期以来全国广泛应用(特别是它被「素质」取代)的真相;至少难逃失察之责!
值得一提的是:「素质」取代「质素」而定於一尊的那个年代,正是大陆大力宣传章太炎、李大钊和鲁迅的时期,而三人笔下的「质素」却被吹捧他们的人遗忘了。至於香港那家报刊,可能太重经济,忽略了文化,才会误认「质素」一词有错,非颠倒为「素质」不可吧?
精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