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入看书: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自我修炼)
学,是知识在头脑层面的积累,只是客观的知识点;习,是对知识点的实践,是体验,体会,是需要把头脑的知识用身体去践行,所以才有我们说的“体”验。通常我们只是学,而没有时常去习,所以我们读了很多书却没有变成智慧。
关于跟不太熟悉的人相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共同修炼)
有时候不喜欢别人来,是因为会打乱了自己的节奏,挤压了自己的时间,或者不能愉悦自己的心情,孔老夫子告诉我们,这种时候我们可以当做一件快乐的事,甚至用喜剧的眼光看待,学会合作,接受变化,跟别人一起修炼,更有挑战。
关于跟别人观点不同: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修行的结果)
人不了解我,我也不去抱怨,学会平常心。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却要求别人能懂我,这个要求有点高。
关于沟通:
大禹治水,疏为上,塞为下
人是受精卵的时候99%是水,刚出生90%是水,以后就一直保持在70%,当低于50%时人就接近死亡了,所以人有水的的特性,甚至人比做水也不为过。人不流动就是一摊死水,没有生机。
德国柏林墙为“塞”不交通
中国闭关锁国为“塞”不流通
人和人积怨矛盾为“塞”不沟通
人身体血液不循环,心情不舒畅都为“塞”
堵塞了早晚会崩塌,无论是国与国,家与家,还是人与人,甚至自己与自己,所以要常常疏通,才能循环流动,才能生机勃勃。
那些不被祝福的婚姻,不被看好的关系早晚会出事,所以是此前要把它“疏通了”方能长久稳固。(没有处不好的关系,只有不想处的关系)
关于出现紧张或焦虑情绪时,多问问自己:
一,这件事情最坏的可能是发生什么?
二,我做什么,防止最坏的事发生?
三,我做什么,最坏的可能发生了,但对我的影响最小?
解决了这些问题,很多事就迎仍而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