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我们探究中国哲学,就必然绕不过阳明心学,它将儒家思想,从伦理学和政治学层面拔高至哲学层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阳明心学,才算是真正的哲学。不吹不黑,下面以我个人的理解,对阳明心学做个剖析与概述。
依我看来,阳明心学,看似纷繁复杂,真正的核心就在于这四个字“知行合一”。什么是知行合一?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做到?亦或是心口合一,言行要一致,不要做两面派?都不是!一言以蔽之,知行合一的真正含义是“知行一体”,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这两个东西,没有区别。这样一说,咋一听让人一头雾水,知行一体?是一个东西?如果是这样,那又何必分开来说,又何必用两个字来表述呢?这岂不是多此一举,直接用行,或者用知来表述不就可以了吗?最重要的是,就算我认识到了知行一体,就算承认它是一个东西,又怎么样呢?无非是一种说法而已,它有什么指导意义?咱们先不要着急,听我慢慢道来,看看能不能让你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知和行,虽然是一个东西,但在我们未彻底了解之前,还是可以把它单独分开来进行阐述。我们先说行,什么是行?简单地理解,那就是一个人的行动、实践,说通俗一些,就是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说的话、做的事,都是一个人的行。那实际上这又是什么?从哲学上来理解,这是一个人对世界所表现出来的表象,请记住这句话,没错,一个人的行,就是他对这个世界所展现出来的一切表象,包括你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所有的微表情、动作、具体的言论、文章、所做的一切具体的事情,都是行。
那什么又是知?这个问题,猛一听感觉很筒单,你会说,知,就是知道啊,就是一个人的知识和智慧。这么说,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如果我问你,一个的知识和智慧,或者说他心里的想的事,你是怎么样知道的呢?你是有透视眼,可以洞穿他的胸膛或头盖骨,看见他心里的想法吗?就算你有这个特异功能,我且再要问你,这个知,是一个具体放在他心里的图像、文字、或视频吗?你是不是有点明白了?答案呼之欲出,所谓的知,是一个人的本质,这个本质,是通过这个人对世界的表象所认识到的,也就是说,所谓的知,是我们对一个人的行,所做出来的判断。
举个例子,我们说一个是孝顺的,你怎么知道?因为你看见了他做出了孝敬老人的事情,或者说你也听过他经常说孝顺这件事情是很应该的,他本人非常认可这件事。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我们说一个人心口不一,实际上是在说什么?前面我已经说了,口就是说的话,你是可以听得见的,这个心,你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你咋知道是什么样子的?因为你看见了他具体做的事,和你听见他嘴里讲的话,是不一致的。因此我们才会说这个人心口不一,其实你应该说的是“身口不一”才对。这么说的话,是不是意味着,具体做的事,就一定会比嘴上说的话更能表达一个人的心呢?不一定,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里,一个人嘴上说的有可能比具体做的事,更符合他的心,比如我们嘴里说我爱你,但有时候人很害羞,表面上又在做一些恶作剧来戏弄一个女生。但归根究底,一个人的具体行动,在行得层次上,是要高于嘴里讲的话的。因为你之所以认为一个男的是爱一个女的,最终一定是你发现他的实际所为是爱这个女的。
好,我们已经知道,知是行的本质,行是知的外在表现。我们通过一个人的行,去对一个人的知做出总结和判断,也就是通过表象看本质,知和行,是一体两面的,行是一个人的直观表象,知是一个人的内在本质。下面分别对此一体两面再做进一步的解剖。
知,分四个阶段,即无知一心知一言知一行知。行,也分四个阶段,是为无行一心行一言行一身行。由于知行本一体,知与行在此四个阶段之中,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我们说一个人做到言知了,实际上是因为他言行了,我们看见了他的言行,因此判断了他是言知的。比如我们说一个人学识渊博,实际上是因为我们看见了他说的话,写的文字非常有水平,或者做出了一些了不起的事业。
那么,知行合一,知行一体这个认识,有什么意义呢?请注意,心学的目标是什么?致良知!良知也是知,是一个人的心。它是本质,是无法直接客观表达的东西,只有行,才是真正可以去具体实施的,那么答案就出来了,所谓的致良知,其实是需要通过做到良知这个本质所对应的那个良行来体现的,为什么,因为知行合一,你做到良行了,也就是致良知了,这么简单?没错,就这么简单。但是,这个良行,不是去理解的,是要去做的,而且还不是简简单单地去做一下就可以达到的。
再继续往下论述之前,我需要插叙一个重要的阳明心学概念—“心即理”。什么是心即理?是说心就是道理,我啥也不用学,我的心里面什么都知道吗?错了,心,就是我们的意识和内心,是我们先天认识结构。那理又是什么?简而言之,理,就是事物的规律和道理。那为什么叫心即理呢?因为,事物本身,如果离开了认识,它就只是一个混乱的杂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东西,只有当其被认识者认识到了,认识者就会基于自身的认知结构,对这些纷乱的杂多进行梳理,把它本身以及和其它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总结,做出判断,这个判断,就是理。因此,理是事物被认识者(心)认识后的产物,又怎么不是心即理呢?那么其实所谓的岩中花树,心外无物,也是这样的道理,王阳明不是否定那个实在的杂多的存在性,而是要说,只有心在,那个花所对心的表现才在,心不在,花所对心的表现也就烟消云散了。正所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其实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心+物=理,而我们的知,就是这个理。
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知行合一的超时代认识。朱熹说格物致知,去格世间万物的理(朱熹认为理在世间万物之中)。这个在阳明看来,本质上就是去格我的心,因为理不在万物之中,而在我的心里,但请注意,离开了对万物的认识,一颗单独的心,又是空空如也的,没有道理的。万物这个杂多是理的材料,我的心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之后才有了所谓的理。这个认识,超越了朱熹的认识,因为如果理在万物之中,那我就算格了万物,这个理又如何跑进我的心里?我又如何去致良知呢?朱熹解释不了,王阳明可以,我格了万物,本质上就已经是格了我的心,为什么?因为心即理、知行合一、知行一体。
我们要怎么去致良知呢?阳明给的答案是,格物和事上炼。格物和事上炼,就是致良知的方法论。为什么格物和事上炼,可以致良知?因为基于知行合一这个世界观的认识。你想啊,格物、事上炼,都是在行,而致良知却是对知的要求,二者之间,如果按照我们知行分离的理解,此二者是无法对应上的。现在我们理解了知行合一,知行一体,那也就是说,我们做好了行,也就同时达到了知。但是这个行,可没有那么简简单单就可以做好的,我们前面讲到了,行的四个阶段是无行一心行一言行一身行,知的四个阶段是无知—心知一言知一行知。所谓的致良知,是要求我们从无知致到行知,但知是本质,它无法去做,只有表象才可以去做,通过表象来表达本质,那致良知,其实也就是要求我们从无行做到身行。由此,我们就要格物,去分清事物的道理,那你就高不开学习、思考、行文、做事这一系列的行,一系列的行,也就是事上炼。如果你是一个科学家,你就要学习、总结、做出假设、再通过具体的行动去验证假设,最终形成一套合理的理论,并著书立传,立德立言;如果你是一个政治家,你就要学习,总结,并对理论进行具体的实践,最终达到自己的理想,立德立功。
最后,通过阳明的“四句教”,对心学的思想做一个总结。无善无恶心之体,我们的心,在展开对世界的认识之前,它是空无一物的,只有一个内在的先天认识结构,没有材料,因此也不存在善恶之别。有善有恶意之动,当我们开始展开对世界的认识,外界的杂多事物进入我们的内心,我们的心有了材料,这个理就出来了,因此也就是有了善恶之别。知善知恶是良知,我们的心中,开始产生了道理,但这个道理会有很多,你还要分,分清楚哪些道理是道理,哪些道理是谬论,分清之后,你就知善知恶了。为善去恶是格物,你光是心里知道,嘴上说这些道理还没有用,你还要把这些好的道理一以贯之地去做,同时也就在把那些不好的道理,逐渐从身体里去除掉,这就是格物、事上炼,你才可以把这些心知,言知,做到行知,这个知最终会真真切切地进到了你的身体里,长到了你的身上,也就是致良知了。
致良知,不是说做一个好人那么简单,而是说做到一个你自已所期望达到的理想人格。这个人格里,包含了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这些东西,它如果要想真正的长到你的身体里,可不是仅仅做到心行(脑子里想一想)或言行(嘴巴上说一说)那么筒单,你需要从心行一以贯之做到身行,而且这四者又是辩证统一的,相互作用的,自在循环的,你身行之后又会变成新的无行,你需要一直不停地走下去,贯彻下去,永不停歇,没有终点。
致良知没有终点,而我们的生命有,但没有关系,我们致良知,不是要你在生命结束之前,成为一个全知全能全善的人,而是说,你是一个在人生道路上,一直在坚持不懈地走在致良知道路上的人,只要你是一个这样的人,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在生命的终点,如王阳明一般,说出那句感人肺腑、撼动天地的话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我的心通体透明,对得起世界,对得起他人,更对得起自己。有什么值得后悔的呢?
李俊
2019年5月5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