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到《故事》“结构与类型”这一章节时就停下了阅读的脚步,让我恍惚,让我思考。
写的过程并不是短跑,而是长跑。
“是什么东西足以使你的欲望一刻不停的燃烧长达数月的时间?”
“伟大的作家都不是折中主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将自己的作品严格地聚焦于一个观念,一个能够点燃其激情的单一主题,一个他可以通过毕生追求,而不断翻新的精彩主题。”
那我的主题什么呢?我最喜欢的类型是什么?
所有写作都是一种磨炼,先真心实意地去选择自己心中最爱,然后执笔去写。
不要因为外界认为这是个热点,你就去写它。不要因为外界认为做某事有重大社会意义,你就想着去写。
想想自己平时汲取的养分来自哪里?想想自己的新鲜灵感源泉来自何处?
真心实意选择好自己的主题和类型。
现阶段定的主题不是“阅读”吗?“阅读”这块重点盯的不是“主题阅读”吗?
粗略浏览了“主题阅读”这章后,没再回头深读,阅读一系列的书又躺回书架角落,又蒙了一层灰灰。
这不是暑假来了,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增多,亲子时光也多,可矛盾也不少。把孩子想得太简单,以为是一张白纸,往纸上涂什么颜色Ta就吸收什么颜色。
但现实不是想得那样。困惑,脑壳疼。跑去买回《幸福的勇气》、《郑渊洁家庭教育课》,买来就开读,读进去就被吸引,孩子的每个问题阶段,哲人和青年老师辩论得有理有据,看完理解了孩子们,孩子间的争吵哭闹、互让、请教,再到相互帮忙、游戏,他俩有他俩的相处之道,不用过多干涉。
反观自己,很容易被各种讲得有理有据的吸引,从而停留、驻足欣赏,“阅读”这块的时间自然就少了。
虽然这样,也不用过多的责问自个。清单要有,要做的事继续写明确,但不用每个阶段写得死死地。若今天没有完成某事,就觉得我怎么这么不自律,怎么这么爱拖延。
意识到,或朋友提醒,那就把注意力拉回到主题上,回到当下,减少内耗,继续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