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读三流大学也不愿意读职校!”
“学习不好,长大只能读职校!”
这是过去,很多学生和家长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
不过,这几年,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职校的观点逐渐变了样!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职校的观点逐渐变了样!中职招生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基本形成。那么多职校生因为职教的发展,改变了命运,是更加鲜活的事实。用一句流行的词儿—“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2017年,国家陆续出台多个促进职业教育、技工教育的政策文件,大力促进和推动职业教育技工教育的发展。在过去的五年,职业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职在校生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
▲中职招生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职业院校每年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近1000万;
▲2016年,技工教育经费总投入3424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42.2%......
相比这些数字,很多学生因为职教的发展,改变了命运,是更加鲜活的事实。
故事1
职教也能找到好工作
贫困生从山村飞进中央军委办公厅
刘继清从未想过,她能够走出大山,成为中央军委一名工作人员。
在南昌女子职业学校,32000余名贫困女生中,有4000多名贫困女生受到免费资助,就业率在98%以上。刘继清就是她们中的代表。
刘继清全家靠种十多亩水稻度日。2011年,她顺利考上了高中,但因为家里经济困难,只好被迫放弃。这时,乡里来人宣传南昌女子职业学校,介绍说,贫困地区学生每年可获得国家助学金补助1500元,学费补助2000元,学生三年期间只需支付学费200元。
当年夏天,刘继清来到了南昌女职。经过一年半的专业知识学习,刘继清以优异成绩毕业。2012年末,中央军委办公厅到南昌女职选调学生,刘继清被选中,来到中央军委办公厅前厅部工作。军委办公厅还给她们提供了免费考学历的机会,法律专业,可以从大专读到本科,这是刘继清未来几年的主要目标之一。
无数贫困生通过职业教育改变命运,闯出了大山之外的人生新天地。
故事2
打通教育“立交桥”
中职生现在也能顺顺畅畅上大学!
2015年,蚌埠市248名中职毕业生通过对口升学和自主招生考试成为大学生,录取率超过8成。
“全班40个人,39个升学,今年是历年来最好成绩。”固镇县职业教育中心2012级计算机专业老师徐峰老师告诉记者。
近年来,国家对于职业教育愈发重视,出台各类政策促进就业和升学。与普通高中一样,学生通过三年中职阶段学习,同样可以升入大学。同时,由于高校投放对口升学计划数的增加,录取率也在连年升高。
市教育局职成科透露,在今年升学的248名中职毕业生当中,35人考取了包括蚌埠学院、安徽科技学院、淮南师范学院在内的本科院校,来自五河、固镇两个县的考生占到了其中的33个席位。
故事3
校企合作共发展
学生培养和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啦
在西藏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的校园里,总有一些这样的身影:他们有的是酒店的高管,有的是景区的经理,有的是修车的师傅,有的是传统的画师,有的是做藏式家具的工匠;他们身着工装,有着显著的职业特点;他们操不同口音,有的讲藏语、有的讲四川话;他们走进教室,走进实训室,和老师学生一起修车、画唐卡、设计家具、一起讨论西藏旅游发展的形势,一起探讨服务技巧各种技能。
他们就是学校聘请的兼职教师。学校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先后与区内外60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搭建起了校企共建平台,制定了兼职教师聘请相关制度,从企业、行业聘请了40多名兼职教师。
现如今职业教育的政策和环境越来越好,社会各界力量都在促进职业教育有利的发展,湖北崇瑞教育涉足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和完善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未来职业教育,将要这样发力啦
强化政府统筹;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配套政策;
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
加强面向农村农业的职业教育;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省级财政为主的职教经费统筹机制;
进一步营造职业教育良好发展环境
......
职业教育现状也是在飞速的发展,技术教育也是现在重视的方向。所以说:现在不只是成绩不好的才去读职业学校,而是你真的不了解。职业学校的优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