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小说有着这一个非常清奇的形式,读者与作者,获取与创作,感知与传递,这是它的一个核心,这本油墨的工业制品为什么会成为人文的载体,依靠的是两方面的力量,双方都会遇见自己路上的险阻,都会为此迷茫。
然而资本主义带起了“顾客就是上帝”的作风,疯狂的压榨生产者。这种思想,生产者以此为核心,并不代表消费者就可以以上帝自居,这些愚民面对来拯救他们脆弱的心灵时,无疑应当保持尊重。
这部影片的上映还真是意外,很感谢它对于票房救市做出的一些微小工作,以及又把一些小众文化推到风口浪尖受到各大层次的人来点评,跟风,凑热闹。
当这帮业内人士对于动画满脑子都只有宫崎骏和上海美术制片厂以及迪士尼的时候,新海诚出现在了更年轻的一批人眼里,也许这些年轻人,急躁,缺乏阅历,激进,理想主义,但是他们还是拥有着最炽烈的热情,尤其是,他们肯定比那帮业内大佬更像观众,也活的更久。
早些时候《秒速五厘米》成为圈子里的话题时,我没太关注,大概是“有机会有时间会找来看”,而新海诚一些的元素也可见一斑,华丽而写实的作画,清晰通明的脚本,明亮温暖的色调,这些东西成为了年轻导演也是编剧的新海诚的一些广为流传的符号。即便是《你的名字》在一些秒五老粉眼中商业化的元素太重,但对于第一次接触新海诚的观众而言,“这个片子好看呀!”。
观众的评价永远会处于庸俗与内涵间无休止的差距徘徊着,当《你的名字》要成为一部面向大众的作品,侥幸得以在,丢失了动画生产力积累,甚至沉湎于剪纸水墨元素沾沾自喜,全民对ACG产业歧视的这片天朝上国上映,都要借助各种姿势的宣传,吸引各式各样的人来围观。
我喜欢这部片子,也会在将来喜欢上可能更为优秀的秒五,但是这对于一份影评来说相当的无关紧要:剧情有些小问题但仍然交代清楚,反复出现的镜头的含义,节奏舒适,这些评价我写不出,因为它就算成为了一部非常完美的影片,在这个国家,那些满眼除了产业利益就是对这个领域充满误解与鄙视的眼中,对于它的任何评价都不能与同期的其他作品平起平坐。并且同一个圈子的某些人表现得还非常招人厌恶。
《大鱼海棠》上线的时候,《大圣归来》上线的时候,都没有如今这样的感觉明显,尤其是眼下《你的名字》,比那两部尚不成熟的作品好上太多,却留下的波纹并不比它们强,甚至后续话题的强度还很弱。题外话,让ip这个概念滚出中国的文化生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