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黄山——从始信峰到丹霞峰(奇松云海)
-张不断 2012年5月13日
月29日,到达黄山云谷寺站,已是中午,再加上当天阴有小雨,没遇到排长龙买索道票的火爆场面,很快便买到索道票,坐索道上山。之所以不选择徒步上山,是因为一来上山途中景不多,二来要保持体力走西海大峡谷和爬莲花峰。
图片
▲石笋矼观景平台
前一天夜里(4月28晚上八、九点到29日早上四、五点),黄山市狠狠的下了一场大暴雨,直把我冲入绝望的深渊。天亮后阴有短时小雨,感觉还好,不算太糟糕,可上山后却发现浓浓的雾气笼罩了整个黄山,稍远的地方就已经模糊不清,心中暗暗叫苦。这次上黄山,难道白来?
后来发现,我又是幸运的。暴雨转晴的黄山,水气蒸发,云海尤其壮观,那种极致的美丽,并不是所有到黄山的人都有机缘看到的。
图片
▲石笋矼与蘑菇亭之间的山路
在黄山上行走,触手可及的是山体中的巨大的黄山石。
图片
▲黄山十大名松之竖琴松
短短的一段路,虽然视野不清晰,但已经看到不少姿态各异的松树,遒劲的生长在颠峰悬崖之上,尽情的展现着生命的不屈和活力。当然,因为处的位置不够好,所以都只是默默无闻。遇到的第一棵名松是竖琴松,形似竖琴。
旅客常有,知音能寻。当山风吹过,枝叶婆娑,摇曳生声,有人能听到琴音否?
图片
▲云雾中的始信峰
上山之前,了解得最多的是始信峰(这是所有旅客上黄山必看的景观,像西海大峡谷旅游团是不去的,能查百度到的信息、图片就不多),向往之,如今终于亲见,却是白茫茫云雾中的一层剪影,若隐若现,似有若无。朦朦胧胧也是美呀!只好这样安慰自己。
图片
▲始信峰峰顶
关于始信峰,相传,明代黄习远自云谷寺游至此峰,如入画境,似幻而真,始信黄山天下奇,并题名“始信”。“始信”两字,千载叫绝。
“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松”,这里主要以姿态各异的松树为主,有著名的竖琴松、连理松、龙爪松、黑虎松等奇松。
图片
▲始信峰之巅眺望
登上始信峰之端,远处依然是如牛奶般的茫茫白雾。看不到“诸天变相”的美景,无法发出“妙不可言,说也弗信;岂有此理,到者方知”的感叹。
图片
▲黄山十大名松之龙爪松
黄山松树基本上都是以形状命名的,以根命名,大概就只有龙爪松了。
图片
▲黄山十大名松之连理松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连理松一旁是同心锁桥,桥上铁索可以上锁。不过,后来发现,不单是这里,黄山许多地方都有铁索可以上锁。
图片
▲黄山十大名松之黑虎松
黑虎松,高大苍劲,干枝气势雄伟,虎气凛凛,果然像一只匍匐的老虎。
据说,黑虎松树高15米,冠盖投影面达100平方米,已有700年树龄。七百年呀,都不知道我经历了多少次轮回。
图片
▲北海宾馆门前的篮球场
下午15:15,到达北京宾馆。也许是因为天气不好,也许是因为实在太累,反正有许多人已经忙着在北海宾馆门前的篮球场搭帐篷、躲到帐篷中休息。后来我所邂逅的云海壮观,估计他们是无缘目睹。所以说,即使是同一时间到黄山的人,从黄山归来后,对黄山的印象也是不一样的。
图片
▲李法周居士之塔
去往排云亭路上看到的李法周居士之塔,立于民国三十年冬。
有的隐士生性恬淡,无意仕进,选择远离尘世,耕读自娱;有的隐士为逃避现实,本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邦有道则士,无道则隐”;也有一类隐士,终身不仕,久居山林,钻研学问,或著书立说,或培养弟子。不知道这位前辈是哪一类高人。
图片
▲黄山十大名松之团结松
途经团结松,个人感觉团结松跟连理松差不多,而且这种形状的松树黄山上许多地方都可看到,不过,这一棵的枝干确实是最多的。
团结松原先叫多子多孙松,解放后,国家副主席董必武来参观,一数树干,刚好是56支,应了56个民族,便取名团结松。
图片
▲排云亭
16:35,到达排云亭。亭前有平观景台,约70平方米,台前设有石栏铁索,游客可以凭栏饱览西海奇景。
刚到时,云雾很浓,整个西海就是一张乳白色的纱布。心里想着,好呆也拍张照留念吧。于是等待拍照的机会(虽然看不到远景,但拍照的人还是很多,要等待),没想到,等来了一场壮观的云海。
图片
▲排云亭前观西海云海
看着眼前的云海在前方翻滚着,山色空朦,变幻万状,恨不能直接跳到云海中,体验一回孙悟空腾云驾雾的潇洒。
图片
▲西海全景
浓雾随大风奔流,势若大江大河。
图片
▲南则近景一
图片
▲南则近景二
图片
▲南则远景
漫天的云雾,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下坠,时而回旋,时而舒展,构成一幅奇特的千变万化的云海大观。
图片
▲北则景一
图片
▲北则景二
图片
▲白茫茫的远景
可惜,等到我照纪念照时,后面却又成了一堵浆糊。
其实已经很幸运了。有一伙老前辈,面对时聚时散的云海,激动得像一群小孩子,疯狂的拍照留念。据他们说,他们最早是1982年上黄山的,如今是第四次上黄山,前面三次都没有见过如此壮观的云海。
图片
▲同心锁
铁索上满是同心锁。每一个同心锁的钥匙都被扔下了山谷中。其实,在此上锁,不过是一种愿景罢了。锁金容易锁心难哪!
图片
▲通往丹霞峰的长长的石阶
通信丹霞峰的路,很安静,偶尔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几声鸟鸣,山更显幽。从我上山到下山,除了一对情侣,就只有我这个孤独的行者,再也没有其他人。
近峰顶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丹霞峰也在封山育林。告示是2007年7月1日发的。难怪旅游团都不往这着走。其实这里的风景就不错,奇松怪石数不胜数。
图片
▲路边的门神松(非官方命名)
这两棵松像两个门神,各守望一个方向。
图片
▲心形石
在接近丹霞峰峰顶的地方,有一处观景台,其上有一块巨大的心形石。
丹霞峰本就是一个绝佳的晚霞观赏平台,倘若和相爱的人,执手坐在这块心形石上,看飘逸的彩霞或疯狂的火烧云,该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情!
图片
▲沉默的大猩猩
丹霞峰峰顶底下山体中,有一个沉默的大猩猩,孤独地,仰着头,望着天空。不知道,几千年来,看着松死松生、云卷云舒,经历了种种日晒雨林,它是否参悟了存在的意义?
图片
▲一座不知名的石桥
图片
▲一座不知名的石桥,另一个角度
过了桥,回头看一下七十多度的山坡。在这里,一不小心往后倒,便会落入云深不知处。
图片
▲路边的折扇松(非官方命名)
继续向前走,在下坡的时候,遇到一棵像折扇的松树。
图片
▲崖边的曲颈松(非官方命名)
一观景平台旁的松树,面向平台一面的树干,都已被砍掉,主干是那样的伤痕累累,但它却因此而有了奇异形态。幸耶?不幸耶?
图片
▲路边的短骨伞松(非官方命名)
图片
▲暮色中绵延的黄山
好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画境。
图片
▲狮林大酒店多人独卫
当晚住的地方。四张上下床,房间中央还加了两张可折叠的铁床,一共10人。平常价格好像是150元/床。黄金周是300元/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