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背古诗文第10篇 范成大《田家》

背古诗文第10篇 范成大《田家》

作者: 子沐春秋 | 来源:发表于2024-10-21 20:51 被阅读0次

范成大《田家》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昼出耘田夜绩麻”描写了农村男女白天在田里劳作,晚上在家中搓麻线的忙碌生活,体现了农民的勤劳。

“村庄儿女各当家”说明村里的男女都承担起了各自的家庭责任,展现了农村生活的一种秩序和传统。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描绘了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荫下模仿大人种瓜的可爱场景,充满了生活情趣。

整首诗以朴素浅近的语言,热情地赞颂了农村少年儿童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和谐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范成大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文学家、官员和书法家,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

范成大出生于宋 钦宗靖康元年六月初四(1126年6月26日),逝世于绍熙四年(1193年)今江苏省苏州市人,范成大自幼聪慧,十二岁时便遍读经史,十四岁时开始创作诗文。绍兴十二年(1142年),宋高宗生母韦氏(显仁皇后)从金国 回朝,范成大应试献赋颂,名列前茅。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从此步入仕途。他历任多处官职,包括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中书舍人、四川制置使等,政绩显著。晚年退居石湖,并加资政殿大学士。

范成大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代表作品《四时田园杂兴》共六十首,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农村生活,深刻反映了农民的生活 状态和情感体验。

他的词作也颇有影响,如《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等。

范成大在书法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与张孝祥并称为南宋前期书法两大名家。他不仅是文学家和书法家,还是一位优秀的官员和外交家。他曾出使金国,索求北宋诸帝陵寝之地,并争求改定受书之仪,不辱使命,地方任职期间,他兴利除弊,不遗余力,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

《田家》有多个版本,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田家》诗作

1. 梅尧臣《田家》: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

2. 聂夷中《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3. 高适《寄宿田家》:

田家老翁住东陂,说道平生隐在兹。

鬓白未曾记日月,山青每到识春时。

门前种柳深成巷,野谷流泉添入池。

牛壮日耕十亩地,人闲常扫一茅茨。

客来满酌清尊酒,感兴平吟才子诗。

岩际窟中藏鼹鼠,潭边竹里隐鸬鹚。

村墟日落行人少,醉后无心怯路歧。

今夜只应还寄宿,明朝拂曙与君辞

相关文章

  • 闲聊古诗‖范成大《田家》,村庄儿女各当家

    田家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

  • 关于古诗文

    高中毕业了,就觉得远离背古诗文了,没曾想大学选的专业,让我再次回到高中背古诗文的时候。 说来,高中的古诗文都是...

  • 6.8纪事

    1.@所有人  今天6.8古诗文背默任务: 47《邹忌讽齐王纳谏》(第2、3段,能全文背更好)、49《桃花源记》。...

  • 夏天的古诗39:《夏日田园杂兴.其三》[宋]范成大

    二麦俱秋斗百钱, 田家唤作小丰年。 饼炉饭甑无饥色, 接到西风熟稻天。 【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

  • 5.26纪事

    1.@所有人  今天5.26古诗文背默任务13-15: 《黄鹤楼》、《望岳》、《春望》 ①全员默写,家长签字! 第...

  • 古诗文背默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_____`______ 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的诗句是:...

  • 背涌诗词|渭川田家

    唐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斜阳 一作:斜光)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

  • 打卡作业6

    孩子们语文的学习离不开古诗文。但是背古诗文却成了孩子们头痛的事情。诗歌有韵律节奏,而且容易产生图像,所以相...

  • 20200214

    寒假打卡D31:上午一节口语课,听音,背古诗文,上学校数科网课,完成作业。下午新三第21课,英语打卡评论,听力...

  • 细读《千家诗》057——范成大:田家

    范成大(1126-1193)是南宋著名诗人,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千家诗》选了他一首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背古诗文第10篇 范成大《田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uld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