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终于闹够了,上午正经八板的下了一场透雨。
雨势时急时缓,急时降水如注,缓时淅淅沥沥,总之是下得很像样子。
昨天单位老干部中心电话通知,今天上午十点半要到家里来座谈,主要内容为市里近期安排的,关于开展“话传统,谈复兴,聚力量”的专题调研。
打电话来的,是老干部中心的陈主任,一位85后的小伙子,热情、谦逊,一口一个老领导,听我称他陈主任,赶忙纠正说,我是小陈。
要说现在的年轻人,个个都是人精,情商可不是一般的高,不管怎样,面上的几句话,让人听着舒服。
上午十点半正是暴雨如注之际,二十分钟后,雨渐渐小了。我正在疑惑他们会不会因大雨的阻隔来不了了,突然听到纱帘的窸窣声,台副总编建生第一个走了进来。
一楼连着院子,我事先就把小院门和房门打开了,只开着纱窗,为得是客人串门方便。
同行的还有融媒体中心的主任新超,再有就是负责摄影的李凯,和老干部中心的小陈主任。
要说这一行四人,除了小陈我之前不熟悉,其他三人,都有各种的关联。与建生新超不仅有着多年的同事关系,他们俩还都曾在我麾下的小部门并肩战斗过。李凯就更不用说了,我同事的儿子,我儿子的同学,又兼多年的上下楼的邻居。
昨天小陈说领导要求组织部分退休老干部座谈,这下我明白了,找我多简单啊,彼此熟悉了解,不需要客套,没有一点违合感,可以走奔主题,该说就说,该拍照就拍照,气氛轻松,又可以节省心力和时间。
果然,只聊了二十分钟,他们便起身告辞,几个人参观了我们家小院,也顺便摘了两根成熟的黄瓜,分享了起来。
这下我也是轻松的,昨天下通知时我还在想,我们这些退休多年的老同志,虽说常看书听书,却从不看报看文件,基本是边缘化一族,对当下的提法,观点,还真是说不到点子上呢。本来还有一项向老干部征文,写主题文章的要求,从现任台领导那里,也觉得有点强人所难,便人性化的变通为只看望座谈,完了由他们整理结集。
说是座谈,其实更有看望慰问的情谊在其中,进门的时候,一个人拎着林林总总一堆水果和纯牛奶,满满的人情味,令人感动。
除了谈正事,当然也有感慨,感慨时间飞逝,光阴荏苒,就像李凯这个年龄段的子弟兵,也竟然有二十年的工龄了,我们能不老吗?
送走客人,雨又继续下了起来,一阵一阵的,有恣意的宣泄,也有知趣的间歇。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矛矛盾盾,不下雨盼雨,果真下起来,又有汛情的担心了。我对先生说,如果一直这么下下去,今晚我们老两口就住在一楼吧,抗洪方便。
先生说,好,就这么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