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探究式学习的模式、理论基础

探究式学习的模式、理论基础

作者: 徐喵喵她妈 | 来源:发表于2016-04-24 11:53 被阅读990次

          20世纪80年代,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和推进,各国不约而同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纵观世界的教育改革,不同程度、不同方式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和环境问题等等。[i]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开始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课程教材改革重点内容之一。2001年3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要求在历史学科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与学习有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发展学生的历史知识。[ii]2003年,教育部颁行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其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iii]以《课程标准》为指挥棒,身处教学一线的高中历史教师纷纷开始探究式学习的教学实践,“自主探究”的探究式学习开始成为这几年教学改革的热点。

    笔者长期处于教学一线,就参与课程改革的这五年来的心得和体会,谈谈探究式学习的模式和理论基础。

    一、探究式学习的模式

    探究式学习应当将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具体来说,探究式学习的操作过程如下:

    (1)创设情境。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多方面运用现在教育技术,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创设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

    (2)形成问题。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问题的生成可以是多元化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自主形成问题。培养学生设问的能力,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究知识发展。

    (3)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生成,教师引导学生的思路,学生自主学习.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给予一定的指引,帮助学生在概念范围内依照一定的逻辑顺序逐步深入。

    (4)表达交流。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思考:我生成的答案与其他人有何不同?其他同学的结果有何优点和不足?他们的结论是否有强有力的历史史实论证?除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更重要的还是要注意引导学生面对不同观点的态度。

    (5)知识升华、应用。学生可以运用新习得的知识技能去解决新情境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的认识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飞跃。

    探究式学习的模式可以简单的归纳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步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并对此进行评价。针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予帮助和纠正,否则,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

    二、探究式学习的理论基础

    1、探究式学习的心理学基础

    探究式学习的开展基于心理学中皮亚杰、维果斯等人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每个人受经验已经对经验的认识不同,对于世界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因此,学习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

    (2)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新旧信息的重新建构过程:一方面,是对原有经验和认知的改造和重组;另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对概念的理解应建立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在面临新的情境时,原有的经验和认知会因为新的信息进入而出现调整和变化,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新的建构。(3)语言文字赋予知识外在形式,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是建立在语言文字之上,而是建立于自身的经验之上。(4)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建构。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加强合作,在吸收他人不同观点的基础之上,使自己对事物的认知更加丰富。

    (5)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以原有的经验、知识为基础,形成新的认知。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传递与转换。[iv]

    (6)教师在教学中应起到主导作用。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v]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教师的辅导性。

    2.探究式学习的教育学基础

    探究式学习的教育学理论基础来自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针对传统教育的缺陷,提出了“经验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的新“三中心论”。

    在批判传统教育的过程中,杜威形成了“儿童中心主义”。传统教育体系中,“学校的重心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vi]在传统教学中,儿童只能收到“训练”、“指导和控制”以及“残暴的专制压制。”如何去除这种弊病?杜威认为要实现教育重心的转移,从教师、教科书那里转移到儿童的身上。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杜威提出了教育过程的5个步骤:教学法的要素和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这些要素就是: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经验的情境;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第三,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做出解决疑难的假定;他必须一步一步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他要有机会通过运用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些想法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否有效。总之,杜威所主张的以“探究”为基础的认识论批判了传统的“二元论”的认识论,突出了探究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重要性,为现代教育重新认识知识的作用和学生个体的活动提供了思想基础。[vii]

    通过理论学习和阅读,笔者认识到,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符合新课程理念,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那么如何发挥它的最大作用,就要重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这种教学模式真正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所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探究式学习的模式、理论基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zx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