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个奇怪的现象,说给你们听听。
上个月最后一天的早上,要去银行办事,就晚出门了,就特别闲适地和孩子一起吃了早饭,目送着孩子爷爷骑着电动车载着孩子出了门。
顺手开始收拾下家里,平时只顾学习、写文、运动、陪读,真正留给打扫收拾的时间真不多。像这样凭空多出来的时间真是弥足珍贵。
待我将沙发收拾妥当,一眼瞥见餐桌上赫然放着孩子的语文书和作业本。坏了,签完字,他只顾着看书,就没将其收拾起来。
再抬腕看时间,显然已经到了学校,或者已经在被老师训也说不定呢!
如果是已经上班了,或者根本就没瞧见书本,或许这件事也就悄悄地从指间滑走了,大不了孩子回来简单说下结果,也就算了。
偏偏这天我在其后面离开,又发现了躺在那里的一动不动的作业本,说不想送,给孩子一个教训,又不忍心。咱也不是后妈不是。
离银行开门时间也还早,送作业本完全可以,估计该受的惩罚也差不多了,再不送很明显不合时宜。于是,我出门了。
那天的天气很冷,冷空气突然袭来,打得人猝不及防。开车前往的我虽免于风吹雨打,但找车位也是费了不少时间,再顶着能把人吹走的风,也是不好受的。
和老师联系时,显然已经在老师那里吃了闭门羹,正等着妈妈这场及时雨呢!想想,还是很有画面感的。
晚上一接到孩子时,正等着孩子诉说这场及时雨呢,偏偏啥都没提!那个泄气啊!
倒不是说家长给孩子送个本子,非要孩子千恩万谢才行,完全不是!按理不送也完全在理,这做完作业,收好作业,交作业本来就是孩子的课题,赶着上班,没看到,都可以是不去送的理由。
但我还是送了,冒着那么大的风,还有一个因送作业本而犯的违章(那个时间段不能左转,送作业本心切给忽略了!),结果孩子认为理所应当,这着实让我内心有一点不舒服。
教会孩子感恩这件事,当下我却不知如何说起。
2
同样是拿作业本,发生在了上个周末。
那时我正在图书馆里学习,一个陌生的号码打了过来,本能地挂掉了,又打了过来,随即接通了。
原来是孩子用别人的手机打过来的。知道我在图书馆不方便,也跟着压低了声音。
目的就是让我到刚刚给他上课的老师那里,拿下他的作业本。
他因为走得比较急,又是搭的别人的车,没办法去拿,那个作业周一又必须要交,无奈之下,打给了我。
刚想说些什么,那边又言辞恳切地说:“拜托妈妈了!”我也不好说什么,只能乖乖去拿。
晚上接到时,一上车就是大大的感谢:“妈妈,真是太谢谢你啦!你能帮我拿到,真是太好了!”
车轱辘话说了一大堆,中心就是一个,妈妈就是他的及时雨!
好讽刺,同样是给他拿作业本,收到的回应却是天壤之别,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3
最近看的这本书《感恩日记》,似乎打开了我的心结。
培养孩子感恩之心的最佳方式——让孩子亲身体验。
文中达蒙带着10岁大的孩子去贫困乡镇旅行,谈起如何向女儿解释苦难和贫穷,以及如何让孩子明白他们的生活,和那些贫困人有何不同。
电影《成事在人》的主演扮演者这样说道:
“你什么都不用说,让她自己看着这一切。那就是每个人都需要接受的教育。”
不光是作者觉得,这是最棒的建议,我也无比认同。
她看着身边的人和事,感受着那里的一切,就那些体验就可能改变她的一生。
就像孩子经历了那种努力想办法要拿回作业本的经历,就是他对这一切情绪的感知,也瞬间明白了父母为他做任何事的不容易。
就像文中所说:
他放下了自己,站在了另一个人的立场,想象他们做时的困难,
也就更好回应其他人的情感,同时也辨认出了自己的情感,
至此才会开始感恩自己拥有的一切以及他人为自己的付出。
所以也就更好理解了后一次拿作业本的感激涕零。
因为那样的情况,已经在他的脑中预言了很多遍,不容易,自然,感恩从心底升起。
以上,共勉!
看完觉得对您有帮助的,希望您能花0.1秒点个赞哟~
你小小的点赞永远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谢谢你~♥️
晚安!
这是我日更的第96天(96/100)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