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二次导读

第二次导读

作者: 王译婕0 | 来源:发表于2018-06-12 21:32 被阅读9次

《地下121天》第二次导读(28—53页)

关于故事内容的选择游戏(P28——53页)

请读完第28—53页后,把书合起来,再来看这些选择题,一共10题,马老师挖了很多坑,看能套住几只不细心的小兔子。

11史雷克地道内的这个避难所,大小是这样的:(  A    )

A 大约1.2米宽,2.4米长,天花板很低;

B 大约1.5米宽,2.4米长,天花板差不多有2米高;

C 大约1米宽,2.8米长,天花板有1.8米高。

12 史雷克的这个“避难所”,属于:(    B  )

1 皇家大酒店的地下的一部分;

B 海军准将大饭店地下的一部分;

C 白宫地下的一部分。

13逃进“避难所”后,史雷克半梦半醒中回忆起了:( C    )

A  童年妈妈抱着他逗他玩的一些美好回忆;

B  同学们欺负他的场景再现;

C  在乡下过暑假时,一次意外的因小猪逃跑而追逐的场景;

14 第三章的题目“黑白相间的云”,指的是:(  C    )

A  乡下牧场黑白相间的奶牛;

B  乡下过暑假时,逃出来的黑白花小猪;

C  追逐逃跑小猪的身穿黑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巾的修女。

15史雷克第二天早上,从避难所出来后,是这样子的:(  A  )

A  头发蓬乱,身上肮脏,满脸灰土;

B  聪明地使用厕所里的水洗了脸、胳膊和手;

C  在咖啡馆的厕所里做了洗了脸。

16 史雷克流浪的第一顿早餐是这样解决的:(  B  )

A  在地铁站,一位好心的女士把自己的早餐分给了他;

B  在咖啡馆,一位男士遗弃的一杯热咖啡;

C  在咖啡馆,富有同情心的女服务员送给他一杯热咖啡。

17离开咖啡馆的时候,史雷克非常有远见地:(A      )

A  拿了两颗配咖啡的方糖放在口袋里;

B  拿了一杯其他客人不要的咖啡;

C  拿了一块其他客人剩下的面包。

18 是什么原因让史雷克决定在地铁里卖报纸?(  B    )

A  一位男士给他出的主意;

B  一次无意的卖报纸成功的经历;

C  三位女孩给他的建议。

史雷克的报纸资源从哪里来?(    A    )

A 候车室里捡来又重新折叠整齐;

B 向读完报纸的人索取的;

C 售票员收集了送给他的。

地铁司机威利斯·维尼的梦想是:(A      )

A 到澳大利亚牧羊。

B 当一名宇航员遨游太空。

C 成为一名出色的篮球明星。

观点碰撞: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注意到没有,这个如此粗糙、简陋、黑暗、狭小的“避难所”,但是对于史雷克来说,却不止一次用“自由、舒适、自在”来形容,比如:p30页,“他所在的那个地洞,分明就是一处避风港,一个舒适的住所,是史雷克在这个世界上的落脚点。”p34,“那一刻,史雷克感受到了极大的自由和轻松。”“史雷克,你自由了,起来吧。”p37,“此刻,他站在厕所里,心里却隐隐地、有些古怪地感觉到一种自在,一种没有人催促的自在。”

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史雷克在这个避难所与以前被人欺负,吃不饱穿不暖还天天受伤的生活相比,更加自由,可以不受拘束;更加舒适,拥有自己的房间——只是简陋了点;更加自在,没有人催促史雷克。

        在海军准将大饭店地底的避难所比在陆地上好多了。

2  是什么原因让史雷克下定决心,不再回自己家,不再回学校,而在地铁站这样的地方艰难求生呢?你赞同他的做法吗?

        我认为史雷克想做自己想做的事,自己生活下去,他可以靠在地铁站里面买报纸活下去,不用在陆地上依靠别人,卑微地“活”。

        我赞同,换做任何一个人可能都不希望回去,而且他有足够的勇气和乐观待在地铁站,我更是赞同。

相关文章

  • 第二次导读

    《地下121天》第二次导读(28—53页) 关于故事内容的选择游戏(P28——53页) 请读完第28—53页后,把...

  •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分享

    在经历了两次《红星照耀中国》阅读导读,一次是在开学时阅读前的导读,第二次在阅读了三个星期之后的读中导读。今天我们对...

  • 导读

    三法印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寂静涅槃

  • 导读

    我是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学院2013级的学生,我校刘力红教授曾向我们推荐“性理疗病法”,但我一直未接触。后经同学介...

  • 导读

    首先,知物馆团队欢迎你来到这里。 这是由知物馆团队策划的学习型文章栏目。它由营销篇、运营篇、其他篇(美学,自然等)...

  • 导读

    如果要成为一个好程序员,其实所需要的道理也多不了多少,只不过,当水平不够的时候,永远不能认识到那些朴素道理的重要性...

  • 导读

    学而篇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

  • 导读

    本书是魏忠继《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之后,在信息和互联网风潮北京下的教育变革三部曲的完...

  • 导读

    “一个人有多假就有多热情” “有些人,认识你十分钟,表现出来的好像认识了你十年,对你如此,对其他人也是如此,朋友不...

  • 导读

    由童话导入 读书有方法 封面 ——书名、看作者(查资料)、读目录、赏内容(读故事) 懂道理 介绍作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二次导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mar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