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

作者: 臆想的行路梦 | 来源:发表于2017-08-14 18:49 被阅读0次

北京,是需要靠明艳的色彩来记忆的。

对北京太多的记忆是它内在散发出的一种“炫”,是那种很富足的“炫”。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它是统领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所连带的一种当地人特有的一种富足感。

说说故宫吧,终于有缘得见它的真面目了,着实是件很兴奋的事。在这个传说中只比天上少半间的房子到底大到什么样呢?实际一走,才发觉,没有印像中走个几天几夜得漫无边际。倒是中轴线两旁的偏殿结构要复杂的多,一样高高的红墙绿瓦,一转角,重重宫门直逼眼帘,有那么一霎那,我恍惚了,出现了穿越时空的错觉,看不到界的宫门外正有一只巡察队要过来了……

皇宫中的物什很是精致,极有西方的那种写实精神,不同的是,它对对象的抽线条的凝炼,很是让人惊叹那古人的高超技艺。但同时,又出现了一个让人容易产生审美疲劳的的“炫”,色彩的华丽调充分显现出了很中国本土化的巴洛克风格,但是,也不能简单批判它的低俗,相反这是集皇家高贵身份地位于一统中,炫丽的色调,却透出“威严的华贵”,总之,很难说清这些高纯度的色彩搭配间所表达出来的一些东西。

对于798,我想说自己确实很遗憾的。本来的主打方向是来这接受些新观念方面的东西,不巧正赶上了一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尴尬大布展中,所见之处是工人热火朝天的忙碌状态,有意思的东西没见到太多!

央美,算是八大美院中的龙头老大了吧!这次有幸看到了意大利乌菲奇美术馆15——20世纪的藏宝,更有传奇人物——提香的原画漂洋过海来了,太震撼了,西方的写实技巧已经达到了一种高度了,让你不得不佩服作画者高超的绘画技巧,比之相机还有更高的视觉和触觉的强烈感官。那些自画像,正是一些关于人和人自己本身的思考和探讨,这种重新回归人、关注“人”本身这一的话题的思考探究,使得我们对自己本身的生存状态有了更多可能性。

在展馆内,有人竟然说,这些油画能保存这么长时间不褪色还真不简单啊。殊不知,相较与油画区区几百年的时间和咱们国画上千年依然光鲜如故的历史,我也就只能对那同学的言辞笑笑而已,且当不得真.

当所有的繁华都化为眼前这一大堆破石头后,其实是一种很复杂的心情。面对圆明园的这些断垣残柱,更多的是一种对生命存在的解读。其实,历经过大繁华和大彻灭后,就会回归一种对内在的自省。望着这些石头就这么散落了一地,不知它们是否又在重新解读自身存在价值的意义呢``````

当曾经的辉煌付之一炬之后,剩下的,又有什么?当所有的付出都付诸流水后,留下的,又有些什么?

佛说,有即是无,无即是有。如此,我似乎是了悟了什么``````

相关文章

  • 上京

    假期里,爬个长城,看个枫叶,游下老城调,好多人的风景,也想去凑个热闹,还想带着喜欢的人去,一起看风景。你在哪里?是...

  • 上京

    北京,是需要靠明艳的色彩来记忆的。 对北京太多的记忆是它内在散发出的一种“炫”,是那种很富足的“炫”。也不知是不是...

  • 上京

    大首都真的人挺多的,然后顺便逛了趟北京的高等学府,吃了个饺子,中午没吃饭的话感觉还是很香的。

  • 上京

    前天周日,开车从筑波去了日本的表参道,然后又从表参道去了成田机场。是去踩点的。因为今天周二要送一对夫妇郝姐和...

  • 上京赶考

    古代有一小姐,遇到一个上京赶考的穷书生避雨,发现其很有才华后以身相许。次日小姐垂泪送书生:“君若高中莫负妾身。”书...

  • 老妈上京

    大清早,臭蛋就背了半编织袋的玉米谷乱、锅贴,匆匆挤进去北京方向的列车。 前些日子,臭蛋和他七十岁的老娘腊环去北京串...

  • 上京赶考

    转发文章 来自网络 作者不详 话说明朝,有一小姐,遇到一个上京赶考的穷书生避雨,发现其很有才华后以身相许。次日...

  • 金上京

    阿城阳光热烈,大风吹过天地我们爬上城墙,眺望书中金国上京其实就是废土堆,房子,黑田野 龙兴苦寒地,已煕煕宜居兴衰万...

  • 上京趣事

    上京城是个很大又很有意思的地方, 大, 所以很繁华。 有意思, 所以总是有许多人过得很快活。 这么繁华的一座城里自...

  • 北上京

    我们怀揣着奔走四方,就算有风有雨,也是为了没有遗憾。 ——芥末小胖 1...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mfp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