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后狂欢时代

后狂欢时代

作者: 胡余洲余干县瑞洪镇中心小学 | 来源:发表于2022-07-21 23:03 被阅读0次

言论自由,无疑是当代社会人们所追求的最重要的权利之一。辅以时下高科技,只要轻触屏幕,各类信息推送便会在顷刻间纷至沓来,动动手指,便可通过各种弹幕、评论区对被媒体曝光的、被史料记载的他人的生活评头论足——这便是21世纪初人类生活的常态,厌倦生活常规的人们似乎乐在其中。

最为常见的,就是刷朋友圈。依靠科技的帮助,周围人及远方亲朋好友的生活无一不在我们的视野之中。人人都沉浸在分享与被推送、评论与被评论的漩涡中无法自拔,仿佛评价他人生活已成为每日生活的一个日常项目——的确有人沉迷其中,当人也有人提出质疑:这样的评价是否合理,人们究竟想从中获得什么?

不可否认的是,仰仗于科技发明,当下人们进行评价的成本与所应付出的代价越来越低廉,人们个个皆可隐藏在屏幕背后,变成戴着面具的“隐形人”,只需一部手机在手,即可便能开启肆无忌惮的狂欢,而摘下面具回归日常生活,又可恢复成一副面无表情的模样。

现代生活越发新鲜刺激,由此引发的人类娱乐需求的无限扩张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仅仅评价亲朋好友的生活显然已无法满足当代人的窥私欲,于公众人物首当其冲成为人们的娱乐消费对象。

2016年2月29日,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小李子”冲击奥斯卡成功。顷刻间,无数段子手探出脑袋,浮出社交平台的海面,网络平台瞬时被各色人等的无形“口水”所吞没。多少人在闲暇之余满口“小李子”亲昵地唤着——讽刺的是,当你细问“小李子”究竟姓甚名谁,往往会换来一阵尴尬的语塞;当你细究莱昂纳多在其艺术道路上究竟付出过哪些努力,究竟做过哪些开拓与改变,最终换来的多半是插科打诨与话题转移。

在这样的后狂欢时代,他人的生活确实更容易进入他人视野,然而人们所热衷的评价所起到的效果更像一盒快速炸开的爆米花,极具爆炸性、时效性,却毫无意义,并会极快地被下一波“口水”所淹没。

所以,当我们戴上面具,站在道德制高点,以圣人的姿态对他人进行评价指摘,以小人的做派对他人的生活进行肆无忌惮的窥视时,网络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与评价的正向作用真正起效了吗?还是说,这一波又一波的狂欢中,我们只是进行了个人情绪的宣泄,而早已忘却我们在社会中作为公民应承担的责任?

我们究竟为何陷入“评价他人生活”的泥淖无法自拔?难道真是为科技发达所累?恐怕在这场狂欢中,我们更多的是在寻找对他人生活的看法一致的同道中人吧——人世间孤独的人,需要在网络上获得认同。

无论如何,在这一场现象级的狂欢中,我们应时刻坚守道德底线,对各种问题与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而非像“段子手”般跟风评价,故作了解之状,应真正使用“自由”的评价权在社会释放正能量。

相关文章

  • 后狂欢时代

    分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21财务1 姓名:何怡欣 言论自由,无疑是当代社会人们所追求的最重要的权利之...

  • 后狂欢时代

    言论自由,无疑是当代社会人们所追求的最重要的权利之一。辅以时下高科技,只要轻触屏幕,各类信息推送便会在顷刻间纷至沓...

  • 后真相时代,狂欢背后的原罪

    世界上最尴尬的事情,莫过于人设崩塌—— 最近的热门大强子和咪蒙事件,令很多看客继续狂欢。 人性里其实有一种原罪:担...

  • 2017-10-06

    无论再怎么狂欢,狂欢后依旧孤独。

  • 都有一张大嘴,为什么偏偏就她不红?

    在这个颜值狂欢的时代 ...

  • 狂欢后的宁静 宁静后的狂欢

    人不免对于狂欢后的宁静感到落寞, 却在好不容易开始的狂欢中惴惴不安。 狂欢是释放,宁静是沉淀。 在狂欢时怀念宁静,...

  • 碎片

    一群人的狂欢,是这个时代的孤独

  • 热气腾腾地活着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还是一个最坏的时代?80后美女作家朱苑清认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当下社会,是一个集体狂欢、集...

  • 无聊总在狂欢后

    无聊在: 追完一部剧后 被关注/喜欢又疏远/冷淡后 与朝夕相处的玩伴/恋人分开后 乏于不久前发现的新鲜游戏后 手机...

  • 狂欢后的落寞

    事有两极,两极循环运动,没有恒久远的高潮,也没有恒久远的低谷。 但是美好的时光人总希望一直拥有, 美丽的东西总是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后狂欢时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mip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