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至暗时刻》,讲丘吉尔人生最关键的一个片段,之前我对丘吉尔的印象是,一个顽强与纳粹斗争,拥有钢铁意志般的胖老人,爱抽雪茄,以大英帝国的利益为自己的准则。
看完至暗时刻,感觉有点被预告片骗了,其实电影还不算太有戏剧性吧,更算不上是一部战争大片,因为其实没有战争场面。但这部电影看得我有点揪心。揪心的原因是,在至暗的时刻,如何寻求出路,影片充分表现了丘吉尔的无助,失望,胆战心惊到最后坚定的整个变化。
当然影片表达的是决不妥协的勇气,但我也想另外谈谈选择的问题。如何面对未知进行选择。
对于人生的未知。我发现命运女神往往并不会选择那些第一候选人。丘吉尔当首相时候,应该算是一把年纪了,而且还是个替补。原来第一人选一个叫哈利法克斯的人。丘吉尔儿时梦想就是当首相,但其实政坛生涯并不是特别如意,最后他当上首相,虽然是圆梦,但并不是在一个最合适的时刻,可以说是临危受命,也可以说莫名其妙就是他了,他之前并没有计划做首相,但既然机会来了,那就放手干吧。
我们每个普通人在人生中往往也会碰到这样的时刻,可以说经常一点准备都没有,说一点准备都没有,是因为自己并没有预计到变化,这很正常,我们的计划不都赶不上变化。那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是应该上还是不上呢?
我觉得如果机会很好,就应该上,应该去迎接,因为我觉得我们永远无法让自己做好了100%完美的、全部的准备,人生不是发射火箭。你面对的是一个未知,有很多不确定性。
所以既然没法做好全部的准备,不如就直接迎头去挑战,干了再说吧。
第二个未知是历史的未知,这是关于历史选择的问题。我在看电影的时候,也将自己假装成了哈利法克斯,丘吉尔组阁后,还是任命他为外相,他是坚持谈判的,甚至多次要求墨索里尼斡旋让英国与希特勒讲和。我在想,如果当时是我,也会接受这个妥协的方案,因为局势并不乐观,一方面所有主力陆军被困敦刻尔克,另一方面,我其实也并不知道纳粹完全的暴行和大屠杀,所以从国家利益的角度讲,与德国尝试讲和才是对的,再不济也应该是备选方案,有什么必要向丘吉尔一样一定要坚持斗争到底呢。
我们现在站在上帝视角当然是觉得要和希特勒死磕,但站在当时,未来就像迷雾,什么是正确的选择是说不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