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说起来,我是那种喜欢独处的性格,表达准确一点,是那种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每天有一两个小时跟谁都不交谈,独自一人默默地跑步也罢,我都不觉得难熬,也不感到无聊,这种倾向从年轻时起便一以贯之,始终存在与我的身上。和同什么人一起做什么事相比,我更喜欢一个人默不作声地读书,或是全神贯注地听音乐。只需一个人做的事情,我可以相处许多许多来。”
独处时最容易产生心流的,是对自我的关照。因为人终究是自己和自己在一起的,人在形式上彼此陪伴,但是在内里是永恒的独处。但能够表达和记录的人,会让这份独处的质量不相同。你的感受、痛苦与快乐,唯有通过表达和分享,会留下诞生时候的原貌,被人懂得和知道。但最重要的,是梳理、认识和懂得自己。
我是一个喜欢独处的人,如果没有和特别熟悉或者喜欢的人在一起,宁愿一个人呆着,和不喜欢的人一起即使再热闹也比不上一个人宅在家里,看看剧,看看书,会感觉更加自在舒服。今年疫情期间,一个人在家宅了半个多月,这么多年来也是自己一个人连续独处最长的时间了,除了晚上害怕睡不踏实,其他一切都好。
今年突发的疫情,有了更多的感慨,世事变化,不可预料,所以想去哪,想干什么就不要犹豫。这几年一直想去成都吃小吃,西安吃面,日本看樱花,清迈散散心,但一直迟迟未动身,时间金钱玩伴,考虑的很多,总是想着下一年吧,可今年也应该无法实现了。
年前回老家,做好了心理准备,又是没有完成任务的一年。在老家,这个年纪没有结婚是大家都不能理解的,包括亲人们,但比想象的更可怕。被安排相亲,也怪自己不争气,十分委屈的哭着鼻子完成所谓的任务。也是第一次大年初一没有起床一直睡到中午,因为一大早就被教育,觉着自己很委屈就躲在被窝里哭。被说落和嫌弃,像极了纪录片《剩女》中华梅回老家的那段,所以看这部纪录片的时候,十分压抑。虽然说去它的人言可畏,但我们始终摆脱不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同事、朋友、亲戚甚至于家人。凑合着行了,旁人会这么说,可还是过不了自己这个坎,一段感情还没有开始就用凑合这个词的话,那以后的十年、二十年甚至于四十年怎么熬,光是想一想就一身冷汗了!
但相对于健康,这些真的没什么了!上个月一个朋友患病进了ICU,很突然没有一点征兆,一个好好的人就倒下了,从知道这个消息到现在还有点恍惚,一个能吃能喝的人怎么会突然患病还这么严重?知道消息的第二天我们几个就去了医院,守着的是她的爸妈和老公,我们临走时,阿姨哭了,一个劲的抹眼泪,这个时候最伤心心疼的是父母…我们着急但又帮不上忙,真是说不出的无助和难受。这段时间也想了很多,我们能做的是好好对自己,对父母,对朋友,这些都是最珍贵的存在。生命很脆弱,需要我们加倍珍惜。
工作中呢,有很多不顺心,但最后总会有解决的办法,所以啊,遇事莫慌张,莫上火,静下来想一想,办法总是会有的。这两年的工作状态不如前几年,也一直有辞职的打算,却迟迟没有勇气,问自己是什么原因呢? 没有竞争力,专业知识不精,没有什么一技之长,没有方向……这是工作中的困惑,至今无解。
一个人独处时,会思考生活,感情和工作,有时候会想通一些事情,有时候也找不到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