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来我给女儿准备早饭,阿姨很快来上班了。
她来了就想报小宝,小宝在小车里做着不需要抱,她每次都是这样,来了就想抱着孩子。
我希望她赶紧接手我的活,准备女儿的早餐,水杯。不要抱小宝。
在她又跟我说:我抱抱小宝。
我说:不用,我来抱吧,阿姨你把电饼铛里的饼做好吧。
她说好的,于是就去准备女儿的早饭。
很快弄好了,端到孩子面前,又说:小宝我来抱一下。
我又说:阿姨,你把小姐姐的水杯准备一下吧。
她又去弄水杯。
被我拒绝了两次,她也觉得有点别扭,不再说她抱小宝了,然后去擦桌子,收拾去了。
这个时候氛围已经有些尴尬了,她不明白我为什么不让她抱孩子,以为我对她有意见。
我呢要开始吃早餐,不得不把孩子交给她。我把小孩放在小车里。这次她没有再抱出来,而是在旁边陪小宝玩。
我老公说,如果看阿姨的状态不对劲的话,就不要让她看孩子,实在不行就让楼上的邻居帮忙一起送过去。
我一边吃饭一边想:我要不要让别人帮忙送?直接提出来好像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让关系更紧张。
阿姨更会觉得对她有意见。
其实是没啥大不了的,只是我希望她早晨来了先弄早饭,不要来了就抱孩子。好像早饭就是我的事情一样。
那怎么办呢?还是我去送吧。我尽量放松,跟女儿边吃边聊,尽量化解紧张尴尬的氛围。
吃完早饭跟阿姨道别我去送孩子上学了。
出了门总是不放心的,毕竟是保姆,担心她会不会对小宝怎么样,路上一边骑电瓶车一边从手机上打开所有的监控看。
这一路上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一直在往不好的方向想?
直觉告诉我是我把氛围弄僵了,早晨听樊登讲《论语》,有一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樊登老师说孔子是一个追求“乐”的人,“乐”不是故意挠痒痒,而是乐观豁达的看待发生的一切,不计较。他是一个幽默的人,用幽默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这些困难。
我想,难道是我太缺少这种幽默了吗?其实早晨的事我也可以用幽默化解的。
我想起来“脱口秀”节目,他们都是在用幽默化解生活中的难题的。
想到这里,我感到好像找到了答案。心中隐隐升起一丝丝欣喜,原来觉察还会让人心生欢喜。
我意识到:搞的尴尬的氛围,其实我自己有很大的责任的。我自己平常说话 太僵硬,也没有表情,容易让别人误以为我生气了。
想起来我上班遇到的那些老板,老板娘,他们总是笑嘻嘻的。过去不太理解,总觉得他们是装出来的。
现在我觉得,就算是装出来的也有必要。拥有成长型心态的人,就是会经常会笑眯眯的。
把自己活的大了,发生的事自然就是小事。看自己身边的事就像看故事、看电影一样,自然就乐观了。
乐观了,就豁达了,幽默自然就出来了。
所以呀,还是要修炼自己的内心啊。内心强大了,自信了,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身边发生的事都成了好事,贵人也就也来越多。
今天三八节,中午我买了两份精美的小蛋糕,给阿姨了一份,她很感动。傍晚的时候,她自己包的馄饨给我们带来了一份。
我们又恢复了原来的关系。
网友评论